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通訊員 杜正欣 陳麗
近年來,用藥安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重視。為進一步提高全民安全用藥意識,日前,武漢市市場監管局開展“安全用藥月”系列活動,邀請多位市民代表走進武漢藥品醫療器械檢驗所,了解中藥材鑒別、藥品生產和檢測知識。
年檢測藥品近5000批
位于光谷三路的武漢生物城,匯集超3000家生物醫藥企業,是武漢生命與大健康產業的核心聚集區。同樣坐落于此的武漢藥檢所,是武漢市藥品檢測領域的權威機構,近年來為周邊企業提供大量藥品檢驗檢測服務,成為生物產業發展堅強的技術后盾。
“我們每年各類藥品、器械的檢測量在5000批次左右,基本涵蓋市民常用的所有藥品,每天都有抽樣人員在醫院、藥店抽取樣品,檢驗人員在實驗室開展檢測。”武漢藥檢所副所長馮光介紹,目前全所10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占比超過八成,“技術人員每天都非常忙碌,就是為了確保廣大市民的用藥安全,用技術力量為大家把好藥品質量大關。”
據介紹,武漢藥檢所檢測資質涵蓋藥品、食品、潔凈區(室)環境、醫療器械、藥包材、化妝品等6個領域,共1396個檢測參數(產品),能嚴格依據《中國藥典》《美國藥典》《英國藥典》《歐洲藥典》等國際通用藥典開展檢驗。不久前,武漢藥檢所還獲批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這將為醫藥企業藥品研發提供更具開放性的研究平臺。
藥品檢測項目最快2分鐘完成
“這里的設備看起來就很‘高端’,讓我們大開眼界!”在藥檢所化學室參觀過程中,不少市民一邊聽著工作人員講解,一邊不時拿起手機拍照記錄。
記者注意到,化學室的多位技術員正在前處理間對送檢樣品進行處理。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各類精密儀器、稱量設備擺在桌前,供技術人員使用。
“所有待檢的藥品都必須使用專業工具進行前處理,例如粉碎、溶解、提取,便于后續開展檢測。”該科室負責人介紹,前處理后,還要根據不同藥品種類的檢測要求,用天平精確稱量取用,實驗室天平的最高稱量精度可以達到百萬分之一克。為了確保準確性和精密度,稱量時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因氣流、氣壓的變化對結果造成干擾。
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不僅依賴于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同樣也離不開專業的儀器設備。在關鍵的檢測環節,主要使用到的有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等主要設備。技術人員介紹,檢測藥品的主要成分是否符合標準限度是重要的實驗目的,還要對藥品中的雜質或有害成分進行控制,例如用氣相色譜儀來檢測藥品中是否殘留了一些有害的有機溶劑,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檢測藥品中的重金屬殘留是否超標等。針對不同的藥品檢測項目,檢測時間也不盡相同,最快2分鐘,最慢可達2至3周。
150㎡展館內藏千余種中藥材標本
一踏進武漢藥檢所二樓的中藥標本館,映入眼簾的就是被稱為“鎮館之寶”的兩具完整的動物骨架。“一個是虎骨、一個是豹骨,骨架長度均為1.6米左右,骨架清晰完整,均有數十年歷史,這在全國的藥檢所中都屬于比較少見的。”藥檢所中藥室負責人介紹,這兩個骨架對中藥領域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是開展科普教育的重要素材。
記者在標本館內看到,一千多種中藥材標本有序地擺放著。技術人員熱心為市民代表介紹藥材的種類和功效,幫助他們了解中藥材的鑒別知識。
據介紹,藥檢所中藥標本館于今年9月正式改建完成,收藏了自建館以來的千余件標本,其中包含大量珍稀中藥材。
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組織市民前往藥檢所參觀,可讓市民們通過近距離觀察,對藥品檢驗工作有深入直觀的認識,更進一步增強了市民的安全用藥意識。市民對藥品監管工作和藥品檢驗檢測工作的支持和認可,將為該局保障市民安全用藥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