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余淵 劉孝斌
見習記者 曹雪嬌
視頻剪輯 殷悅
一輪近年罕見的寒潮,裹挾暴雪和大風,正席卷中國北方。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東、河北等地,多個城市的降雪突破歷史極值,其中,遼寧阜新、吉林雙遼的降雪甚至翻倍刷新了歷史紀錄。
大雪讓一些城市幾乎按下了暫停鍵:公交停擺,學校停課,工地停工,機場關閉,有軌電車趴窩,有的地方開啟全民“步行模式”。
11月9日,應急管理部緊急派出工作組赴內蒙古、吉林、遼寧和黑龍江協助救災。
雪量大過往年整個冬天
這場寒潮帶來的暴雪和冷雨,是從11月7日開始的。到9日,在廣袤的中國東北和內蒙古地區,大雪已經持續下了3天。
“一場雪,比往年一整個冬天的量還要大。”“許久沒見過這么大的雪了?!薄凹依锏姆块T都被積雪堵住了……”多地居民通過文字和視頻曬出令人吃驚的雪景。
在內蒙古通遼,多個地方出現了積雪過深、門窗和車輛被埋的情況。通遼市開魯縣的崔先生說,9日早晨,院子里的雪齊腰深,大雪堵住了屋門,他用蠻力才硬推開。他掃了一個多小時,才艱難清理出一條不到30米的路。
崔先生向記者展示,他的車停在院子里,車門都凍死了,拽了兩次才打開。“但現在發動機也不能起火,只能明天再想辦法。”
生活在通遼另一個縣城的喬女士(化姓)說,9日早晨自己家門也被堵住了,鄰居幫忙清理出來一條路,出門發現有的地方雪深超過1米。不過,因為知道有暴雪,提前儲備了菜和肉,現在物資不缺乏。
這一輪降雪究竟有多大?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表示,此輪降雪特點是雪量大、積雪厚、雨雪形態復雜。首先是降雪量罕見,從8日8時到9日8時,東北地區共有33個站點打破歷史同期降水紀錄;其次積雪深度驚人,遼寧、內蒙古、吉林西部不少站點打破有氣象記錄以來積雪的最深紀錄,遼寧阜新、吉林雙遼甚至翻倍刷新的歷史紀錄。而遼寧鞍山,積雪已經超過讓很多當地人難以忘記的2007年元宵節那晚的暴雪紀錄。內蒙古通遼地區從11月7日上午10時迎來核心降雪時段,截至9日上午8時,強降雪已經持續約46小時,累計降雪量達到81.3毫米,積雪深度達59厘米,打破了1951年創造的積雪深度紀錄。
除此之外,雨雪形態復雜。遼寧北部、吉林中部、黑龍江中部等地不僅是降雪多,而且雨雪混雜,部分地區出現凍雨災害。哈爾濱、長春、沈陽三大省會城市都監測到了凍雨出現。在哈爾濱,道路、樹木上都出現了嚴重積冰,大量樹枝折斷。
什么原因導致此輪降雪量如此之大?遼寧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周春曉表示,總體來看,是多個天氣系統迅猛發展,冷暖空氣激烈交匯導致。具體分析,在500hPa高空,東北冷渦強烈發展,低槽東移北抬,引導地面氣旋爆發性發展,從低層到高空形成深厚的低壓系統,動力抬升條件強;同時,西南氣流向東北地區輸送充足的暖濕空氣,水汽異常偏強。一方面,有強動力抬升和水汽輻合作用;另一方面,系統移動緩慢,降雪持續時間長,因此出現明顯的雨雪、降溫過程。
找車就像開盲盒一樣
一頓操作猛如虎,車輛還在原地杵。
在各地大雪覆蓋的路面上,最“受傷”的可能就是汽車了。11月8日,在迎來了今年下半年首場降雪之后,哈爾濱市松浦大橋出現結冰的情況,多臺車輛因為打滑爬不上坡,導致橋面上出現大面積擁堵。
有網友發文這樣形容當時的場景:因為大面積降雪,8日可謂是“最難忘的周一”。松浦大橋上全是推車的、徒步的、滑倒的,不少車因打滑溜坡甩尾,一位553路公交車司機好不容易爬上了坡,又在橋中間接乘客上車。
多位哈爾濱市民發布的視頻顯示,車輛打滑的場景在當地多個路段相繼上演:無論司機們怎樣催動油門,高速運轉的卻只有車輪,車身絲毫不見移動。
比起一些車輛還能勉強上路的城市,有些地方就連“找車”都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
“找車就像是開盲盒一樣?!痹谶|寧省鞍山市開雪具店的李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從11月6日開始,鞍山就開始下起了雪,那時候他壓根沒有想到,這場雪竟然會比2007年的那場大雪還要大。一些地方因為沒有及時清理積雪,停放在路面上的車輛都已經被雪覆蓋,“不把雪扒開,根本認不出自家車?!?/p>
在沈陽,大雪阻擋的不僅是汽車,就連有軌電車這樣的“龐然大物”也被逼停了腳步。
11月8日,遼寧省沈陽市強降雪導致有軌電車因軌道打滑無法正常行駛,一段現場視頻顯示,多名工作人員連同眾多乘客一起下車合力推有軌電車。對此,電車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車輛被困系降雪太大,導致車輛電量不足,感謝熱心乘客幫助推車。
全城開啟“步行模式”
罕見大雪天氣,導致多地公交線路暫停運營,步行成了市民出行的主要選擇。
白雪覆蓋的綿長道路上,只有來來往往的行人,少了汽車的轟鳴聲,整個畫面似乎回到了上個世紀。連日來,上述這段拍攝于遼寧鞍山的視頻走紅網絡。
鞍山市民李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連續不斷的降雪,使得當地積雪已經有數十厘米厚,不少位置積雪已經齊膝。從8日開始,鞍山全市公交線路已經暫時停運,全城幾乎開啟了步行模式。
在吉林省長春市,當地公共交通雖仍在正常運轉,但仍有不少居民選擇徒步出行。
居住在長春的劉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11月9日清晨,吉林省長春市再次飄起漫天雪花,站在自家位于凱旋路的一棟20樓住宅里,隔窗望去能見度不到200米,屋外目之所及處,俱是一片雪白景象。
9日上午9時許,劉先生穿上羽絨服、戴好帽子,準備步行去附近超市買一雙棉鞋和手套。推開單元門,一陣冷冽的寒風迎面吹來,他不由地緊了緊帽子和衣領。 “昨晚物業才剛剛打掃過,今天樓道的3層臺階上就又積了一層雪?!眲⑾壬f,剛走出單元樓,雨點般密集的雪花便向臉上撲來,鉆進脖子里。小區外的道路上,隨處可見清掃積雪的工作人員,遠眺不遠處的長春火車站,站房頂上的二個紅色大字“長春”,在風雪中竟有些模糊?;疖囌菊厩皬V場上,有工作人員正在清理進站口和售票處等附近的積雪,一輛標有“長春環衛”字樣的大型清雪車正在現場作業。
乘地鐵抵達北亞泰大街地鐵站后,劉先生步行前往長春黑水路遠東服裝大廈。整個步行距離大約790米,放在往常天氣晴好時,約10分鐘就可以走到。
沿途的行人并不多,滑倒的情況卻不少。劉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一路上他根本不敢走快,只敢挪著小碎步慢慢前行。短短790米距離,穿著旅游鞋的他險些三次滑倒。 受天氣影響,遠東服裝大廈內顧客很少。一家做羽絨服生意的女老板稱,這幾天下雪基本沒什么生意,外地要進貨的提前已經進好了貨,偶爾有零星的散客前來購買。
多個城市緊急停課停工
11月8日是周一,本應是中小學和幼兒園正常上學的日子。不過因為風雪天氣,長春城區的中小學和幼兒園門口,失去了往日的喧囂。 長春市有關部門11月7日發布通知,11月8日,全市城區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和幼兒園停課,高中階段不停課。 11月8日,由于長春繼續降雪,該市再次發出通知,城區中小學和幼兒園繼續停課。 那女士的女兒上小學3年級,每天早上都是她送女兒去學校,11月7日和8日均接到學校的停課通知,8日和9日早上都沒有送孩子去學校。
除了長春,其他多地政府也發布了暫時停課的緊急通知。 沈陽市教育局在11月8日和9日連續兩天發布緊急通知,這兩天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含幼兒園)不到校(園)上課,學校開展線上教學,校車停運,校外培訓機構停止一切培訓活動。 趙女士的兒子7歲,在沈陽渾南區一家小學讀二年級,往常需要早上7時4分前送到學校,已經連續兩天因為降雪沒有去上學,在家里按照課程表自己學習。 “趁著雪天,這兩天讓孩子放松一下,他和其他孩子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小朋友們玩得還挺開心?!壁w女士說,停課不停學,這兩天會引導孩子處理好學習和玩耍的時間。 根據氣象監測,截至11月8日16時,哈爾濱城區、依蘭、阿城降水超過20毫米,最大為哈爾濱29.5毫米。哈爾濱市政府11月8日下午發布緊急通知,全市所有建筑工地一律停產停工,全市所有中小學、職業學校、幼兒園、教育培訓機構等一律停課、停園,各機關事業單位的公職人員,非緊急公務需要,一律居家辦公。 與此同時,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因遭遇特大暴雪,目前學校停課、機場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