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政 吳慕楓)11月10日,黃梅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代縣長馬梁作《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
代縣長馬梁說,今后五年是黃梅開啟新征程、奮戰新目標的關鍵起步期,是重塑地域優勢、重振鄂東門戶的戰略窗口期,也是做活高鐵經濟、加快融圈入群的發展上升期,要堅決貫徹縣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堅定信心,篤定前行,在不懈奮斗中再創佳績,在競相奮斗中革故鼎新,在團結奮斗中集智聚力,為建設富強美麗幸福新黃梅開好局、起好步。
美麗新黃梅 。 曹錦軍 攝
報告指出,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融入區域發展布局,發揮比較優勢,堅持“加快破冰突圍,聚變增長能極,打造重要窗口”,著力構建“城區引領、兩帶驅動、多點發力”縣域發展布局,建設競速黃岡的產業高地、添彩湖北的魅力門戶、崛起中部的重要鏈接、與國共富的溫馨家園,奮力譜寫建設富強美麗幸福新黃梅的錦繡篇章。
代縣長馬梁說,開局起步任務重、挑戰多、要求高,要突出重點、釋放潛能、把握關鍵,著力抓好七個方面工作。
——發揮資源豐富優勢,打造產業集聚之窗。堅持工業強縣、產業興縣,激活傳統產業資源,提升紡織服裝、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經營新興產業資源,培優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挖掘地域特色資源,做強建筑建材、文旅康養產業。堅持產城融合、產城一體,夯實“兩園四片區”產業平臺,提升園區承載功能,推動產業向園區聚集。堅持“要素跟著產業走”,著力打通資金、土地、人才等制約堵點。
黃梅縣大勝關山工業園廠房林立。黃宣 攝
——發揮政策機遇優勢,打造動能轉換之窗。堅定不移攻項目,全力以赴轉動能,推進“雙培工程”,激發市場活力,落實規模性紓困政策,實施技改、中小企業成長、品牌提升工程,培育骨干企業,以向外招引一批項目、向上爭取一批項目、向內興建一批項目的“三個一批”推進項目建設,激活發展引擎,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點。
——發揮高鐵暢聯優勢,打造城鄉融合之窗。擁抱高鐵時代,拓展城市空間,構建“城區引領、兩帶驅動、多點發力”的城鄉協調發展新格局,高品質建好新區、改造舊區、扮靚鎮區,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持續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大力發展高鐵經濟,做大城市體量,提升城市品質,擦亮添彩湖北的魅力門戶。
——發揮農業大縣優勢,打造鄉村振興之窗。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建高標準農田6萬畝,推動規模種養、三產融合、品牌營銷,完成40個村莊規劃,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65%以上,建成“四好農村路”58公里,爭創“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推動資本、技術、人才等各類資源向鄉村流動,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打造全省鄉村振興樣板縣。
——發揮鄂東門戶優勢,打造開放合作之窗。發揮得中獨厚的交通優勢和三省交界的區位優勢,持續推進小池開放開發,在發展綠色產業、深化跨江合作等方面再發力,實現產業同興、推進交通同網、深化民生同保。突出開放聯動,主動融入武漢城市圈、皖北經濟圈、環鄱陽湖經濟圈,積極構建環龍感湖生態經濟圈。持續優化制度供給,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深入開展“清減降”專項行動,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發揮山清水秀優勢,打造綠色發展之窗。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綜合治理,深化“共抓大保護”,切實鞏固“雙十工程”和“十年禁漁”階段性成果,聚焦龍感湖水質提升,做實河湖長制,堅決落實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嚴控農業面源污染。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推動重點行業環保管理提檔升級,嚴格落實“雙碳”要求,把生態文明意識融入到產業提升全過程,讓綠色發展成為綠色崛起的主題。
——發揮治理體系優勢,打造幸福溫暖之窗。構建健全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大力推進農村薄弱學校建設,落實“雙減”政策,新改擴建普惠性幼兒園5所,新增學位1000個。加快做實醫共體,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落實三孩配套政策。加快構建“智慧應急”指揮體系,推進“質量強縣”,做好網絡安全管理,揚治理體系之長,補民生服務之短,解群眾生活之困,圓平安幸福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