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電量大幅降低 對臭氧層“零破壞”
漢產技術攻克制冷劑溫室效應難題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成龍 嚴芳婷
11月9日,湖北綠冷高科節能技術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綠冷高科)透露,由該公司研發的超低溫冷凍新技術,已通過現場應用實驗,目前正申報國家發明專利。該技術通過一級制冷,可達到傳統制冷方式兩級制冷的效果,且能耗降低40%。
在人們傳統觀念里,空調制冷離不開氟利昂,但由此帶來的溫室效應令人頭疼。綠冷高科研發的第四代新型節能環保制冷劑,成功攻克這一難題。該企業憑借這一技術,迅速成長為空調制冷劑行業的“黑馬”。
“八年磨一劍”攻克制冷劑技術環保難題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國內市面上,空調使用的制冷劑主要是以氟利昂R22為代表的第一代制冷劑。現有研究成果顯示,這種制冷劑釋放的氯離子,嚴重破壞臭氧層,導致溫室效應。以R134、R410為代表的第二代制冷劑,雖然不破壞臭氧層,但形成的溫室效應仍較明顯。第三代碳氫制冷劑則屬于可燃制冷劑,冷量只有傳統制冷劑的85%,且使用不當可能導致燃爆事故,使用范圍很小。
為突破制冷劑的環保和能耗難關,綠冷高科“八年磨一劍”。
2012年3月,綠冷高科成立,開啟了氟利昂制冷劑替代技術的研究步伐。獲得初步成果后,綠冷高科將首個試點放在武漢市一家酒店。通過2000余次反復實驗,成功探索出新型節能環保制冷劑技術在酒店場景下的適用方案。在同樣的制冷效果下,使用新型節能環保制冷劑技術,比傳統制冷劑技術降低能耗30%。
經過8年研究試驗,截至目前,綠冷高科手握的新型節能環保制冷劑技術,已經廣泛適用于家用、商用分體空調系統,通信機房基站專用精密空調機組、恒溫恒濕系統,以及冷藏冷凍系統、大型中央空調系統、公共機構多聯機系統等諸多領域。
目前,該企業已獲得40多項專利授權。其中,作為核心技術的氟利昂制冷劑替代技術,不僅獲得國內發明專利,還同時申請下美國、澳大利亞和韓國的專利。
每年30%的利潤投入技術升級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了解到,8年間,綠冷高科已先后投入上億元進行研發和調試。
2014年,綠冷高科新型節能環保制冷劑技術被運用到湖北移動的100多個通信基站,此后逐漸形成口碑效應。去年,該技術被運用到四川電信和重慶電信,今年又被福建移動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國際數據中心“相中”。
綠冷高科的制冷產品連續兩年被工信部列入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先進節能適用技術產品目錄,連續3年被列入全國節能產品數據庫,今年被列入湖北省人民政府采購平臺產品。目前,其客戶已遍布湖北、上海、四川、福建、河南、北京、廣東等地。
綠冷高科負責人蘇靜說,為保持行業競爭力,該企業每年都拿出30%的利潤投入現有產品升級和新技術研發。眼下,多項制冷新技術,正在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