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評論員 丁楚風
俞敏洪最近站在了輿論的風口之上。教培大佬轉型直播帶貨之后,連日來,“俞敏洪保住了體面”派與“俞敏洪不值得同情”派激辯于線上,互不相讓。10日,中國新聞周刊一篇《俞敏洪值得同情嗎?》再次刷屏,只粗看標題的話,還以為俞敏洪發生了什么“大事”。
俞敏洪值得同情嗎?由他創辦的新東方,如今股價相比最高點跌去差不多90%,市值蒸發約2000億,對于一個企業家,這無疑是人生的低谷。俞敏洪其人,身處低谷,另謀出路,半頭華發的年紀,還在直播間賣書,其情當然可憫。并且,他在積極謀出路的同時,還無償捐贈價值幾千萬的課桌,這份風度,也當然配得上“體面”二字。
俞敏洪值得同情嗎?企業家們商海沉浮,歷經波折,實乃人間常態。陷入低谷的企業家也多如過江之鯽。俞敏洪昔日手下員工羅永浩,創立某手機品牌豪言要比肩蘋果公司,最后欠下一屁股債,已經在靠直播帶貨還債,可謂“珠玉”在前。
做個簡單的數學計算。據公開資料,俞敏洪持有新東方-S12.3%股份,新東方-S如今市值約220億,僅從他持有的這一股票市值來看,俞敏洪的身家就有27億元人民幣之多,這個數字,尋常世人當然難以望其項背。“咸吃蘿卜淡操心”的說法看起來也說得通。
但“同情”本身,也不見得與財富多少、位置高低牢牢掛鉤。兩千多年前,論語就說過,若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對落難者要同情而不要幸災樂禍。同情之心,發乎人性,導向體恤,是善良的基礎,更是一個社會良性運轉的基石之一。
只是同情之心的對象,更應該向下,而不是向上。《紅樓夢》里,豪門望族最終破敗,黛玉病死,寶玉出家,讓一代代讀者心酸不已。但讀者很少想過,就在曹雪芹未曾著筆墨之處,賈府朱門之外,書中京師里的平頭百姓,那些未曾體驗過賈府奢華生活的平頭百姓,才是那幅虛擬的時代圖景里永恒的真實。
王朔有篇文章里回憶他的童年。小時候他和大院子弟們第一次走出大門,有個小伙伴,指著不遠處的一群人悄悄說:快看,那就是老百姓!王朔的小伙伴指尖所對之處,就是時代的聚光燈應該探照的地方。
鐘鳴鼎食之家,闌珊珠玉自非永遠;女織男耕之戶,裊裊炊煙縈繞千年。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10日推文《這位“網紅”,讓她紅!》,講述了一位母親帶著兩個患有漸凍癥的兒子,做美食主播養活一家人的故事。為母則剛,引人贊嘆。同時,據人民日報所寫,這位母親一度背井離鄉,在街頭巷尾賣唱、賣米酒,這份遭際,更是讓人同情不已。
有過類似心酸遭際的人,恐怕并非都得到了輿論的關注。社會公眾的同情心,倘若只泛濫于俞敏洪這類企業家身上,只會是無根之萍。更值得關注的,是普通但卻始終向陽而生的蕓蕓眾生。
同樣是人民日報10月27日推文,深秋宜昌街頭,老奶奶推著縫紉車穿行車流中,交警上前幫忙得知,老人的老伴前幾天去世,家中還有一個患白血病的孫女。交談之間,老人哭著問“生活幾時才能好起來”。如這位老人所述,愛人離世,親人病重,并不是獨特無二的人生低谷,尋常百姓也有可能遭遇。苦難時候,交警的幫助讓人心暖,世人的同情之心,更是理應安放于此。從這一點來看,對俞敏洪的同情之心,不妨勻一些給聚光燈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