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希
通訊員 趙輝 熊慶云 鄭子葉
每一棵古樹都有獨特文化。湖北省林業局評選出“湖北十大最美古樹”與“湖北五大樹王”后,再分享20棵古樹文化。
今天聚焦宜昌四棵古樹,講述它們飽經滄桑的故事:黃陵廟里近1800年的鐵樹,傾情為長江花開三次,是湖北最老鐵樹;宜都500多歲的西川樸,系湖北最老西川樸,宜張高速為其讓路……
最老鐵樹為長江花開三次
鐵樹
近40年,為長江“定時”綻放三次的鐵樹,住在黃陵廟,聽“濤聲依舊”近1800年。
“它是湖北最老鐵樹。”湖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正高職高級工程師吳盛德說。
黃陵廟,位于西陵峽中段長江南岸黃牛巖下,保存著重要的水文遺跡和實物資料——為葛洲壩和三峽工程提供重要的歷史水文依據。
“近40年,它僅三次開花,均與長江有關。”夷陵區文物管理所董琦介紹,它曾于1983年修建葛洲壩、1993年三峽工程開建前夕和1997年大江截流時分別開花。
這棵鐵樹身高4.8米,已能探出院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翠綠堅挺,病蟲害很少。只要沒人為損害,古樹能自我調節適應大自然。”夷陵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羅祥清說。
宜張高速給最老西川樸讓路
西川樸
行經278省道宜都王家畈鎮老屋棚村,千萬別錯過省道邊的一棵西川樸。“它是湖北最老西川樸。”吳盛德說。
歷經500多年風霜雨露,西川樸仍蒼翠挺拔,樹高近5層樓,環抱得7個人。
“這棵西川樸,走來一路坎坷。”老屋棚村書記王尊敬回憶道,1958年村民們準備鋸它用作柴火,被時任村支書曹輝明緊急叫停;1987年,因其樹冠蓋住村民李某的農田,這位村民欲砍掉樹冠,結果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才作罷。
“如今,護樹熱情高漲。”宜都林業服務中心李永梅說,2013年宜張高速特意修改路線為它讓路。2018年特為它修建古樸樹廣場,“這棵樹就站在廣場中軸線上。”王尊敬說,它是該村“地標”。
宜昌最老銀杏挺立秭歸
銀杏
宜昌最年長銀杏,2200余歲,身高28.2米,安家秭歸磨坪鄉六家包村。
相距百米,兩棵千年銀杏與其為伴,“空中俯瞰,三者似一‘品’字。”秭歸縣林業局森保中心副主任梅春說,它最老但樹形最優美,一身金燦惹人愛,建一個圍欄,提示大家與其保持安全距離。
它的根已深入周邊農田,“與農田共享水肥,所以無需澆水施肥。”梅春解釋。
這棵銀杏護佑一方山水人家。“村里目前有3位老人超過100歲,八九十歲老人很多。”援村干部羅青林說,這些耄耋老人仍在干農活,下地鋤頭,手能提重,背能負重,栽植大豆、玉米、紅薯和土豆等。
宜昌最粗黃連木扎根興山
黃連木
立冬,300多歲黃連木換一身橙黃秋裝,給興山榛子鄉青龍村添一抹明麗亮色。“這是宜昌市最粗的一棵黃連木。”興山縣林業局萬梅知告訴記者。
“它也是村民的救命樹。”榛子鄉林業站技術員張文全介紹,1950年秋冬季陰雨不斷,田里玉米收回家無法日曬,快發霉了,萬般無奈,村民就用這棵黃連木的枝葉當柴火將玉米“炕干”,當地老百姓得以免遭饑餓之苦。
如今,村里有專人看護它,興山縣林業局也密切監測它的生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