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姚赟
11月9日,極目新聞以《“我想照亮哪怕一個人”,清華貧困生自白直抵人心!校友:看到苦難中的韌勁》為題,在全媒體平臺報道了清華大學一名貧困生在匿名網站自述大學生涯從受助到助人的經歷。報道發布后引起了熱烈反響,廣大讀者、網友紛紛表達了對這名同學博大胸懷的敬佩之情。
11月10日,“清華貧困生每月花400卻資助4名孩子”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三,截至10日下午6時許,閱讀量高達1.4億。當日,人民日報、新華社、共青團中央、澎湃新聞、新華每日電訊等多個微信公眾號以《清華貧困生的“樹洞”刷屏:這大概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吧》為題相繼轉發該報道。
“因為淋過雨,也想為別人撐傘!”“以我來時路,贈你沿途燈。”評論區里,不少網友借用這兩句話來形容這名同學,并對此表達贊美之意。此外,極目新聞記者看到,不少有著相似經歷的網友分享了他們的故事。
微博上一位網友評論:“跟我的經歷很相似,不過我的經歷是在初中和高中,那段艱苦的歲月,真的讓我成長成熟。我上了軍校,開始資助貧困生,我還記得攢了很多硬幣,捐給了希望工程。到現在,我一直在資助學生。也許是因為窮,我更懂得,那黑暗中的一抹陽光,是多么的可貴!”
“我18年前上的武大,那時候大家都是這么過日子的,甚至還更難一點。我每年上學都要坐40個小時綠皮車、硬座,站40個小時,不得不感嘆一句,祖國真的變化好大。”也有網友回憶起求學時的艱苦歲月。
記者在評論區還看到,有不少在校學生深受震撼。黃河科技學院南校區的李同學于11日下午3時54分留言稱,“我決定了,等我能養活自己了,我也要學這位清華學長資助貧困生,此言為證!等我!如果這個話題未來繼續存在,等我過來履行諾言。”一位名叫子安的網友留言稱,自己正處于低谷期,讀到這篇文章,感覺自己也沒有那么抑郁了,想想自己目前的事,根本不算什么。
一位清華學子發文稱,他某一天晚上學到很晚,看到了這條樹洞,看完之后很震撼,他感嘆:“原來有那么多生命努力的存在,晚上想了好多,想開了”。
清華大學研究生崔同學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她要為學校的資助機制點贊。她認為正是有了這些資助,才能保證更多同學不會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去了進入清華校園學習的機會。她還提到,幾年前清華計算機相關專業一位新生行動不便,學校便給這位新生和母親租了一間房子。她坦言,能看到學校的資助系統真正幫助有需要的同學,感覺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