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視頻剪輯 黃志剛
“通過10天的跟蹤觀察,今年在這里棲息越冬的黑鸛總共約70只,為歷年之最。”11月11日,荊州生態攝影師陳建平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在石首市南口鎮的長江故道記錄了今年荊州境內種群數量最多的國家一級珍禽黑鸛越冬的情景。
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鳥中大熊貓”,屬于冬候鳥,每年冬季從北方飛往南方越冬,對棲息地的環境要求極高。
為了記錄黑鸛棲息越冬的場景,生態攝影師陳建平從網上購買了專業的拍鳥帳篷、隱身衣和防水服等裝備。從本月初開始,他每天4點準時起床,然后帶著干糧前往石首市南口鎮的長江故道蹲點守候,只為觀察和記錄黑鸛棲息、覓食等生活場景。
黑鸛是一種的大型涉禽,成鳥的體長為約1米,嘴長而粗壯,頭、頸和腳均較長,嘴和腳呈現紅色。“它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很容易被驚擾,難以觀察和記錄。”陳建平說,有時候為了拍攝黑鸛的生活細節,他需要穿著防水服在濕地中紋絲不動。“拍鳥是一個苦差事,但能夠用鏡頭記錄黑鸛的生存狀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今年在石首長江故道棲息的黑鸛明顯比往年增多,這是生態環境向好的直接體現。”陳建平是長期關注野生動物生存狀態的生態攝影師,通過10天的觀察,他最終弄清了今年在石首長江故道越冬的黑鸛詳細信息。
近年來,陳建平先后在石首天鵝洲、麋鹿保護區等地記錄白鱀豚、麋鹿等野生動物生存的場景。珍稀鳥類的觀察和記錄是陳建平今年新涉獵的領域,為了觀察黑鸛越冬場景,他新購置了長焦鏡頭和輔助裝備,成為了一名專業“打鳥人”(意為專注拍鳥的攝影師)。
陳建平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一般來說,只要不遭受人為破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棲息越冬的候鳥會逐年增加。“今年在石首能觀察到約70只黑鸛群落的盛況,明年應該更值得期待。”陳建平還呼吁,在候鳥越冬季節,應盡量減少人類活動的干擾,為珍禽鳥類創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