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葉文波
通訊員 鄒航 劉骙
實習生 范玉浩 楊梓彤
10名電動車車主和青山交警面對面,沒有想象中的針鋒相對,反倒是大家都從安全出行的角度暢所欲言、交流探討,交警對電動車車主提出的問題一一答疑解惑,一些好的建議被當場采納,一位車主還被交警聘為交通安全義務宣傳監督員。11月11日下午3時,在武漢市青山區紅衛路街道八大家花園社區居委會,一場氣氛熱烈的警民座談會正在進行,孫師傅在內的10名曾被警方處罰過的電動車車主受邀參會。
一開始,青山區交通大隊秘書科負責人潘峰詳細介紹了騎電動車常見的10類交通違法。接著,居民肖女士開始提問,她的電動車是用老公的名字購買的,但現在主要是她在使用,這種情況被發現后,交警會不會處罰?
“誰騎電動車,誰攜帶電動車的行車證,這和機動車駕駛員需要攜帶行車證是一個道理。”車管中隊副中隊長張征當即為其解答。隨后,一些車主還提出電動車停放、安裝圍擋等問題,交警都一一進行了回復。
會上,孫師傅一直躍躍欲試要發言。原來,孫師傅的孩子在鋼花小學讀三年級,他每天都要騎電動車接送孩子。兩周前早高峰時,他在送孩子上學的路上,因為沒有走非機動車車道,被交警攔下罰款20元。終于輪到他發言,他提出了兩點建議。
孫師傅說,首先,交管部門能否呼吁在城市建設特別是道路施工期間,盡量能為非機動車留出一條寬一點的通行道路;其次,他建議交警或輔警在查處電動車違法過程中能夠更加人性化。
“我不是不愿意走非機動車道,但看到非機動車道那么窄,還有不少行人穿梭,我才會去走機動車道的。”孫師傅敞開心扉地說出想法。
對于孫師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青山區交通大隊副大隊長修華峰現場進行了點評和回應。“您的提議非常中肯,今天我們就是要換位思考,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和想法,我們警民同心將電動自行車治理得更科學、更規范,處罰不是目的,安全才是關鍵。下一步,我們將結合道路實際不斷改進和完善舉措,及時跟上道路施工后的配套措施,針對不同的違法行為分類施策,在嚴格規范執法的同時,體現人性執法。”修華峰表示,電動車治理是一項長期工作,既要依法嚴管,又要注意方式方法。
“你們是當事人,最有發言權,往往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情況,希望你能成為我們的交通安全義務宣傳監督員。”修華峰當場邀請孫師傅成為宣傳監督員,一起參與到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工作中,孫師傅當即答應。
會后,孫師傅和其他參會代表都表示很開心,他們沒想到自己的建議都能被警方聽進去,特別是交警最后還分享了一些身邊違法騎電動自行車造成人身財產損失的典型案例,傳授了一些法律知識和行車安全小知識。
“原來騎車時在路上見到交警有點不太敢靠近,今天我們面對面座談交流,感覺格外親切,也收獲了不少知識,希望以后能多組織這樣的座談會,架起一道警民溝通的橋梁。”參會的肖女士表示受益匪淺,希望以后還能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