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通訊員魏燕輝)對于殘疾人來說,門口的臺階、廁所的房門、高出幾截的灶臺……這些普通人覺得很平常的環境,都可能成為他們的障礙。
襄陽市殘聯把為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保障貧困殘疾人基本民生的重要舉措,納入各級殘聯工作重點,有序穩步推進。2021年,該市共投入710萬元,為1184戶殘疾人家庭進行了無障礙改造,讓殘疾人享受到無障礙設施帶來的安全、便利。
“再也不用麻煩鄰居送飯了”
“感謝黨和政府,感謝殘聯為我家無障礙改造。”近日,重度肢體殘疾人李長云,坐著輪椅從改造好的坡道輕松走出家門,難掩激動。
68歲的李長云是老河口市洪山嘴鎮李家寨村民,也是在襄陽市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中獲益的殘疾人之一。因外傷導致雙下肢重度殘疾,原本可以一步跨過的水泥臺階,變成了走出家門的“攔路虎”。老河口市殘聯為他修建無障礙坡道,改造居室門寬度,安裝坐便器并加裝扶手,解決了他出行和生活等問題。
圣朋秀是襄陽市樊城區殘聯在調查摸底中發現并改造的一戶,家住太平店鎮邵樓村1組,肢體二級殘疾,行動全靠兩個小板凳。2021年,樊城區殘聯將她家納入家庭無障礙改造對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室內外地面硬化,配置輪椅,對廚房水電進行一體化改造,安裝高低位灶臺。看到完全變了樣的家,圣朋秀感慨:“終于可以坐在輪椅上做飯,再也不用麻煩鄰居送飯了。”
在實際工作中,襄陽市各級殘聯根據殘疾人的基本需求,一戶一策,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從根本上改善殘疾人家庭配套設施及出行條件。
方便日常生活的同時創造就業機會
家庭無障礙改造,幫助殘疾人解決功能障礙、方便日常生活,也為殘疾人創造就業機會。
李廣虎家住保康縣城關鎮,2002年因意外導致雙下肢癱瘓,肢體一級殘疾。保康縣殘聯將其納入今年家庭無障礙改造計劃,生活設施進行個性化配套,目前李廣虎在室內外移動、做飯、洗漱等基本生活實現自理。
針對李廣虎愛好書法、音樂的特點,保康縣殘聯鼓勵他參加各類文化活動,幫助他參加襄陽市殘疾人電商培訓。生活環境的改善,拓展了李廣虎的活動半徑,也開闊了他的眼界,2021年襄陽市第三屆、湖北省第十屆殘疾人文藝匯演比賽中,他的器樂表演榮獲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