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中共中央9月10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中共中央關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包含著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肝膽相照、攜手前進的同心奮斗史。統一戰線是我們黨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是實現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新形勢下,繼續加強統一戰線建設,發揮統一戰線凝心聚力作用,不斷夯實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形勢下,統一戰線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當前,我們正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交匯期,正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新的時代賦予了統一戰線新的使命。統一戰線作為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重要法寶,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更加凸顯,切實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新形勢下,統一戰線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的重要保障。愛國統一戰線作為由不同黨派、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信仰以及不同社會制度下的中華兒女所組成的政治聯盟,可以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廣泛的社會基礎、穩定的社會環境和重要的推進力量。統一戰線作為“同”和“異”的矛盾統一體,體現和追求的也是一種和諧,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起包容作用、協調作用、凝心聚力作用、橋梁紐帶作用,具有協調關系、化解矛盾、溝通思想、理順情緒的功能,能夠積極調解各黨派、各民族、各人民團體以及各方面成員之間的關系,使不同社會成員能夠和諧相處、共謀發展,同時能協助黨和政府及時消除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形成社會各階層和諧相處的局面,其性質任務、功能作用、內部構成和工作原則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本質上是相一致的。沒有統一戰線的和諧,就沒有社會主義全社會的和諧。
新形勢下,與時俱進,不斷推進統一戰線工作上新臺階。新形勢下統一戰線面臨新任務,要繼續充分發揮獨特作用,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作為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基本遵循,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統一戰線工作的首要原則,奮力開創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要繼續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的原則,溝通協調各方利益主體,及時化解多重社會矛盾,紓解理順各種社會關系,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謀劃工作、開展工作,做到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統一戰線就跟進到哪里;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優勢,為國家治理提供智力支持;要整合各方資源,為國家治理整合匯集力量。
面對新形勢下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充分發揮統戰工作凝心聚力作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堅持和完善我國多黨合作制度,進一步增強廣大統戰成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理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切實承擔起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者的政治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稿源:荊楚網
作者:陳虎(宜昌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