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11月10日,在大冶市濱湖學校的一處圍墻邊,該校五年級學生小涵高興地說:“馬上又可以將自己親手種的紅菜薹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品嘗了。”這是該校積極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設在校內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里的一幕,學生不出校園就可以體味種菜的樂趣。
“由于校內場地有限,目前只在北圍墻和西圍墻旁開辟了菜地。”濱湖學校老師涂小玉說,別看菜地面積很小,學生學習種菜的興致可高了。目前,這兩塊菜地種滿了紅菜薹、白菜、紅鳳菜等時令蔬果,還安裝了數字化灌溉設備。
據了解,從學校圍墻邊角改建而成的菜地名為“樂淘淘農耕園”,系濱湖學校在校內開設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老師們利用“第二課堂”時間,帶領學生們播種、培土、澆水、施肥,培養學生勞動意識,獲取勞動經驗,體會勞動的艱辛,享受收獲的快樂。
“樂淘淘農耕園”里的紅菜薹長勢喜人。左乙辰 攝
在濱湖學校運動場東南角,有著一個不亞于小型花卉市場的“胖嘟嘟多肉園”,唐印、冬美人、巧克力等100多個品種,總數600余盆的多肉,分布在大棚展示區、緩苗區、陽光房,這里成為該校學生種植和課余參觀的實踐養殖園,也是老師們放松心情和流連駐足的小花園。
學生們在“胖嘟嘟多肉園”親手種植的懸崖式多肉。 左一辰 攝
該校四年級學生方一諾說:“多肉園太有趣了,跟著江老師學習種多肉,看著自己親手種植的多肉一天天長大,學習到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耐心,也學到了什么叫堅持不懈的多肉精神。”
“每一顆多肉都是天使的眼睛,只要你心中有愛,就能看到她的微笑。”多肉園園主江志明老師這樣教育學生,從今年3月8日至今,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到多肉園種植的小社團來,自己帶著他們為多肉剪根、配土、上盆、緩苗、養護,發現很多學生逐漸變得更有耐心和愛笑了。
小魯班們正在制作小板凳。左一辰 攝
據悉,濱湖學校通過組建創客、擊劍、戲曲、音樂、舞蹈、種植等25小類社團形式,引導廣大學生從單一的文化課堂,走向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滿足學生成長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真正做到“雙減”工作的開花又結果。
老師正在指導學生學習擊劍。左一辰 攝
“第一課堂提質增效,培優補差;第二課堂優化服務,培養學生興趣愛好。改變作業方式、完善評價機制、豐富活動內容是落實“雙減”工作的主渠道。”濱湖學校校長朱翠萍稱,隨著各類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學生們動手實踐、創意思維、專注、自信等方面能力都有明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