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英雄聯盟S11總決賽中,中國LPL賽區戰隊EDG電子競技俱樂部以3:2戰勝韓國LCK賽區戰隊DK,獲得2021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這一喜訊又一次把電子競技這一新興產業帶回到大眾視野面前。隨著EGD的奪冠重新帶動年輕人的狂歡,我們也要認清一個事實,電子競技“走紅”很容易,但長久發展則需多方協力。
電子競技在世界上的發展已經十余年,但在中國還算一個“新生事物”。從2004年最開始的“魔獸爭霸”Moon和Sky的對決到英雄聯盟再到王者榮耀,國內關于電競游戲的規模不斷擴大、資本不斷累積、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如今,電競游戲賽事本身以及由此衍生的相關產業,都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電競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的運動門類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就連2022年亞運會都已經把電子競技作為比賽項目。但“走紅”很容易,想要長久發展則更需要從多方面努力。
要想讓電子競技良性發展,需要學校和家長通力合作。雖已有學校開設電競專業選修課,將電競解說和電競游戲作為一項課程,但大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作為一項新興產業,教師和家長應首先辯證的看待網絡游戲和電競訓練的區別,切勿將其一概而論。其次,則需要對身邊的“網癮少年”多加關注,時刻溝通,厘清原因、講明利害關系之后再對癥下藥,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電競,并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要想讓電子競技良性發展,需要政府和行業齊心協力。有關部門要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建立健全準入退出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統一標準。嚴格管控賽事舉辦條件及俱樂部成立個數。對中小俱樂部進行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扶持。目前有不少地方政府都很好的承擔了這一責任,表現了對電子競技行業的關注。譬如,西安市出臺的《西安曲江新區關于支持電競游戲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和廣州市出臺的《廣州市加快發展電競產業的若干措施》。與此同時,俱樂部內部也要制定相應的規范,積極鼓勵引導弘揚主旋律、正能量游戲內容,營造良好的游戲環境。
要想讓電子競技良性發展,更需要社會做好“后勤服務”。根據艾瑞咨詢數據,一方面是2020年電競市場規模近1500億元,至少存在30萬的人才缺口。且隨著行業不斷發展,人才缺口將會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則是電競人員生存普遍堪憂的現狀。傷病、轉行、這兩大難題是橫亙在電競人員面前的兩座大山,哪怕是明星選手也不例外。如何將這些職業選手轉型成為電競專業人才而不是單純的戰隊教練、主播、甚至陪玩,這是當下亟待思考解決的問題。電競從業人員也只有不斷提升專業素養,提高管理水平,使賽事朝更加規范化、品牌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擴展電競行業商業渠道,促進“線上+線下”多模式融合,全方位打造完善產業鏈,電子競技行業方能行穩致遠。
稿源:荊楚網
作者:張文潔(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