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
京東集團副總裁蔡磊在確診患上漸凍癥后,開始了生命中最后一場戰斗,用自己多年來積累的社會資源,說服和推動藥企研發、生產治療罕見病,特別是漸凍癥的藥物。(據11月13日《新京報》)
說起漸凍癥,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種罕見病,在2014年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賽中,被廣為人知。這項挑戰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漸凍癥,同時也達到募款幫助治療的目的。抗疫英雄張定宇就是一名漸凍癥患者,他以生命守護生命的精神感動中國。
今年7月底,第二次冰桶挑戰活動在北京啟動,就是蔡磊發起的,主題為“戰勝漸凍癥,拯救漸凍人。”蔡磊于2018年8月,第一次發現左小臂持續有肉跳,2019年9月,歷經6次診斷后確診。俗話說,好漢也怕病來磨。以蔡磊的身份,可以說是在職場上勇于打拼的好漢。但當確診為漸凍癥患者后,也有點五雷轟頂的感覺。
蔡磊說,有長達半年的時間幾乎難以正常入睡,睡了大約半小時、一小時就醒了。醫生說,這就是焦慮。從來都覺得自己是非常強悍的,永遠有使不完的力量,不得不像個病人一樣躺在床上接受治療。他清楚這個病的殘酷絕望,病友中輕癥的拄著拐杖,稍微重一點的坐著輪椅,有的是難以說話,連床都起不來。
蔡磊左手基本都不能用了,右手擰鑰匙都擰不開了,現在左腿開始發軟了。由于他的身份,也由于癥狀還算較輕,他成了病友群中的主心骨,帶著大家一起來迎接捍衛生命的生死之戰:諸如幫助頂級的科學家進行與漸凍癥相關的醫療科研;希望所有的病人都得到經驗、教訓的分享,以及尋醫問藥的指導。
罕見病之難,難在藥物的研發。由于患者人數很少,藥企研發的成本高,難有投入的積極性。兒子患病,高中學歷父親為救兒子查閱論文自制藥劑,就折射罕見病的治療之痛。
蔡磊搭建了漸凍癥科研數據平臺,籌集資金推動科學家團隊、醫院和醫學家做研發,同時也搭建生物實驗室,多次以身試藥,加快推動罕見病藥物的臨床試驗。這跟高中生父親自學配藥差不多的悲壯,就是“沒有槍,沒有炮,自己來造”,以自研藥物打贏生命保衛戰。
蔡磊一直在跟時間賽跑,他的自救動作,比那位高中生學歷父親更大一點。因為他算是有些資源的人物,能調動一些力量。同樣艱辛,又不能失去信心與希望。他說,總抱著一個堅定的信念,“明天這個藥就會出來。”這是支撐他的理由,也是支撐其他病友的理由。
這場生命戰斗是急迫的,希望不是蔡磊一個人的戰斗。因為他的身后,是為數并不小的病友群,都在翹首以盼。因此,希望蔡磊以他京東集團副總裁的身份,能贏得社會對漸凍癥的更多關注,能贏得藥企的積極研發,能早日有克敵的捷報傳來,挽救這群艱苦的戰斗者。也愿更多的罕見病能得到關注與治療,更多的生命能得到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