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隨地“刷一刷”、有事沒事“看一看”、靈感乍現“拍一拍”……如今短視頻平臺已是很多學習、休閑和交流的重要場景。但之前,一些網友要在朋友圈分享精彩的短視頻,著實有些困難:要么是相關鏈接在群聊、朋友圈場景中無法訪問,要么就是相關內容轉發到微信后,只能顯示為“火星文”。社交平臺之間“設卡”、“圍墻”,使得網友們意猶未盡,歸根到底還是社交平臺生態圈對于“流量”的過于看重。流量也是能量,如何讓其發揮出更大的發展推力,需要尋找到一種正確的打開方式。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改變是破題的趨勢。11月12日,抖音官方賬號發布說明,稱收到來自騰訊創作服務平臺的申請,希望接入抖音開放平臺。騰訊方面稱,有大量全網熱門影視綜獨家版權作品的二創短視頻可以外發到抖音,補充抖音內容生態。抖音方面表示,非常高興騰訊版權內容在抖音上分享,這有助于同時改善騰訊和抖音雙方用戶的體驗,將與對方產品技術人員盡快推進相關細節。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細分領域的巨頭,騰訊和抖音能夠心平氣和地走在一起,共同商討“互聯互通”事宜并進行互動,說明網絡平臺拆除“藩籬”已邁出具有標志性的一步。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為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情懷事大,見于細微。網絡強國建設不僅見于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發展、網絡安全維護和治理理念創新等多個方面能夠卓有成效,更在于互聯網平臺之間的暢通無阻、無遠弗屆,從而賦予經濟和民生的強大推力。如果說網絡平臺經濟生態是“封閉”而非“開放”,那么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等網絡理念必是無從談起。帶著問題導向,今年9月9日,工信部有關業務部門召開“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并提出有關即時通信軟件的合規標準,要求9月17日前各平臺按標準解除屏蔽。此時,騰訊和抖音雙方進行實質性的“拆墻”行動,正是秉承此番題中之義。
拆除平臺之間的墻很容易,難的是拆除各自的心墻。不可否認,中國互聯網已經蛻變出一條邏輯,那就是驗證產品成功標準之一,就是流量。財務報表、用戶數據、電商占位、廣告爭奪——諸多成績的檢驗,“流量”二字都是不可回避的硬杠杠。這也能解釋之前一些平臺更愿意設置流量“護城河”,以求來夯實自己在固有領域的眼前成果。如此“守成”,可以理解為競爭激烈的背景之下的自我保護,但綜合研判互聯網世界的發展大勢,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是不可逆轉的產業趨勢,就好像大海不可能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如果不及時地拆除“藩籬”,就無法擁抱更大的“藍海”,只能是“躲進小樓成一統”。
拆除“藩籬”,讓網絡成為互聯互通的大平臺。從發展的角度去看,各個網絡平臺的核心競爭能力已經經過長期市場考驗,不可能因為屏蔽鏈接的解除就喪失了忠實用戶的占有率。相反,拆除“藩籬”更像是搭建“橋梁”:抖音的高質量視頻通過朋友圈有了更快更廣的傳播,微信也借助短視頻獲得更多APP使用率,如此一來,就能推動不同平臺的用戶之間建立分享交流,從而激活整個網絡的更多資源,最終提升網絡空間整體發展水平,實在是一件多贏的事情。基于此,面對滾滾向前的時代潮流,網絡平臺唯有堅持開放共贏,彼此之間勇于變革創新,增進合作、化解分歧,就一定會打開一個全新的局面,也一定會為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稿源:荊楚網
作者:謝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