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大學生村醫彭寶強(左)在岔河村為村民量血壓。
9月28日,個體工商戶在十堰市張灣區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廳打印營業執照。
9月29日,郵政快遞員李敏(左)在張灣區西溝鄉黃土村為村民送網購商品。
9月28日,張灣區民商事矛盾糾紛調解中心調解員調解民商事矛盾糾紛。該中心今年受理涉企案件調解成功率達100%。
9月29日,張灣區首所“民轉公”幼兒園——西城實驗幼兒園小朋友在老師帶領下做游戲。
9月29日,張灣區花果街道六四社區融和園小區在粉刷墻體。
圖/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徐春曉
新聞現場
“我為群眾辦實事”一日見聞
秋日陽光,將十堰張灣區西溝鄉黃土村喚醒,郵政員李敏在快遞點忙碌了許久。
9時許,李敏將一件件快遞碼放整齊,數據錄入完畢,村民們陸續來了。“西溝離城區較遠,過去取送快遞很不方便。”李敏說。
為解決群眾這一煩心事,張灣將“快遞進村”工程列入重點民生實事中,通過布點、織網、聯動,在鄉村鋪起一條條“快遞通道”。今年,張灣實現70個行政村快遞服務網絡100%“全覆蓋”,建成區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推動“電商+物流”一體化。
“一、二,沖啊!”上午10時,西城實驗幼兒園小朋友在陽光下開心游戲。這個幼兒園于9月開園,是張灣首所“民轉公”幼兒園。“張灣區計劃到2025年投入資金1.2億元,增加公辦園18所,增加公辦學位6480個。”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著書介紹。
此刻,社區工作者王玉萍正在花果街道六四社區融和園小區奔忙。曾經,這里雨天一腳泥,晴天起揚塵。如今,新鋪的柏油路,停車泊位整齊劃一,墻面粉刷一新,花壇綠意盎然,老舊小區換了新顏。據介紹,今年張灣區對28個老舊小區674棟房屋進行綜合改造,涉及居民19901戶,改造面積近200萬平方米。
午后,大學生村醫彭寶強背著藥箱,在岔河村巡診。彭寶強學醫多年,通過自考拿到大學文憑,深受村民信任。今年,十堰訂單定向培養400名大學生村醫,招聘大專學歷村醫100名,在崗學歷提升150名大學生村醫,確保2025年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鄉村醫生”目標。
下午2時許,十堰工業新區爐子溝220千伏新建工程現場,負責人李力為爬上爬下,指揮電力工人加緊施工。“新區園區企業多,供電需求逐年增加,這個項目總投資1.8億元,新建變電站1座、220千伏線路10.8公里,可為園區企業提供電力保障。”工業新區黨工委書記許珂說。
下午4時,湖北仁澤醫藥有限公司新大樓前,區企業服務中心干部王海力為公司經理康向前介紹竣工驗收事項,并送上服務指南。
“你們太貼心了!“康向前連聲道謝。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要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活力,就得從洽談、簽約、建設到投產提供全程跟蹤‘保姆式’服務。”王海力說。
傍晚時分,陽光棲谷小區紅色驛站,社區青年在編排節目。紅色驛站不大,卻是居民們每天讀書娛樂的場所。“在這里,時刻感受到黨的溫暖,真好哇!”夕陽下,年近80歲的老黨員盛祥森發自內心感慨。
“要用心用情從切口小、能辦到、見效快的實事入手,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張灣區委書記張濤表示。截至目前,該區共領辦民生實事776件,其中黨委(黨組)班子149件,班子成員領辦627件,領辦事項已完成500余件。
新聞延伸
你有所呼,我有所應
目前,全省上下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按照“五個圍繞”的重點任務,落實“十大惠民、四項關愛”實事項目清單, “小切口、影響大、能辦到、群眾普遍受益直接受益”,一件件“急難愁盼”事得以解決。
這些事,或許不起眼,卻關乎群眾切身利益。
今年,我省改造2601個老舊小區,惠及53萬戶居民;“萬個公辦幼兒園學位擴充”項目正強力推進,新增公辦學位52738個;“萬名大學生鄉村醫生配備”全面施行,宜昌、十堰、恩施等地多措并舉,全省第一批定向培養的大學生現已開學。
……
你有所呼,我有所應。辦的是事,暖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