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宋清影
歷經兩周痛苦艱難的談判,比原定時間晚了一天閉會,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終于達成了一項氣候協定:參會代表通過了《格拉斯哥氣候公約》,就在宣布的最后一刻,會議主席阿洛克·夏爾馬激動得哭了。
據BBC報道,當地時間11月13日深夜,近200個國家在英國格拉斯哥COP26上達成了對抗氣候變化的協定,會議最后一刻,主席夏爾馬敲響木槌,正式簽署了《格拉斯哥氣候公約》。
夏爾馬在協定通過前致辭,說到一半時他突然哽咽,熱淚盈眶,會場響起掌聲。夏爾馬表示:“我要為協商過程致歉,我深感抱歉。”
BBC稱,讓夏爾馬如此失態的關鍵原因是COP26談判過程的曲折和不順。
原定COP26結束時間是在當地時間12日18點,但印度一直都對碳減排提反對意見,使為期兩周的COP26會議陷入僵局,12日晚各國代表熬了通宵繼續討論。
最終達成的協定不得不淡化了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相關說法。夏爾馬口頭同意了印度要求的修正案,將逐步“淘汰”化石燃料這一項改為逐步“減少”化石燃料。
據了解,多年以來,聯合國氣候大會都在努力承認氣候危機的主要原因是由燃燒化石燃料引起的,但一直以來都以失敗告終。讓各國承諾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也是本屆COP26主席夏爾馬最主要的目標。
然而,經過妥協的協議讓許多國家都不滿意。科學家認為,這份協議沒能達成抑制危險氣溫上升所必須采取的措施,相反,協議將更多減少化石燃料排放的行動推遲到明年。
非營利組織氣候分析公司CEO兼高級科學家比爾·黑爾埋怨道:“人們對決策缺乏力量感到非常沮喪甚至憤怒。”
一些國家質疑夏爾馬為印度單方面做出妥協,修改了協定。瑞士環境部長西蒙內塔·索馬魯加抱怨,在最后一刻修改協定的過程不夠透明。
夏爾馬會后表示,他曾在房間里向代表們征求意見,看看關于印度提出的修改改變是否可以接受。他還是很抱怨最后協定被修改了。
休會后,COP26的焦點將轉向格拉斯哥協議是否會付出有意義的行動。關于如何讓各國按照會議協定減少排放時,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表示,施加壓力的唯一方式是讓各國接受“問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