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記者 林琳 通訊員 劉姍姍)七旬婆婆突發中風失語、偏癱,命懸一線,幸虧醫生及時手術取栓,不僅挽救了她的生命,還恢復了其肢體的正常活動。近日,患者及家屬專門給武漢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醫生發來微信感謝視頻,感謝專家團隊救了她的命。
家住漢口的王婆婆今年75歲,患有房顫病史。半個月前的一天,王婆婆的老伴鄭爹爹早上起床后,發現婆婆突然講不出話來,右半邊身體完全不能動,這時鄭爹爹意識到婆婆可能是中風了,趕緊將其送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到達醫院時,王婆婆已經出現意識模糊,右側肢體肌力0級,病情危急。
該院卒中中心立即啟動綠色通道搶救患者,給予靜脈溶栓,同時神經內科介入團隊通過影像資料快速評估病情,考慮為左側頸動脈閉塞引起的急性腦梗塞,如果單純靜脈溶栓,仍有很大可能不能實現血管再通,需要進一步橋接支架取栓手術。醫生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后,鄭爹爹立即簽字同意手術。神經內科介入專家團隊為患者實施了動脈取栓手術,用取栓支架成功取出血栓。由于患者是房顫引起的心源性腦栓塞,如果不積極解決原發疾病,心臟的血栓持續存在,患者特別容易復發腦梗塞。針對病因,神經內科聯合心血管內科房顫團隊會診,啟動二級預防抗凝治療。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悉心護理下,偏癱、失語的王婆婆言語功能和右側肢體肌力明顯恢復。回到家后,王婆婆還跟以前一樣可以干家務,行走自如,沒有留下后遺癥。
近日,王婆婆和鄭爹爹專門給神經內科羅濤醫生發來一段感謝視頻,“謝謝你們救了我的命,請代我向經主任及團隊表示感謝,要不是你們救治及時,我不會恢復得這么好。”
患者豎起大拇指給醫生點贊。通訊員供圖
神經內科主任經屏介紹,腦梗塞是致殘致死率較高的疾病之一,發病后極有可能到造成患者出現癱瘓甚至死亡。這位患者幸運的在于送醫非常及時,加上及時有效開通血管,才能恢復如常沒有留下后遺癥。腦卒中的搶救必須爭分奪秒,閉塞的血管越早開通,患者預后越好。黃金救治時間是發病后3-4.5小時,如果延誤太久,不僅會導致癱瘓,還會危及生命。
對于中風的病人,時間就是大腦,早期識別中風至關重要,要牢記中風120口訣。“1”是指看1張臉,是否突然出現口角歪斜、面部不對稱。“2”是指查2只胳膊,是否存在平行舉起、單側無力情況。“0”是指聆聽語言,是否言語不清、表達困難。專家提醒如果發現中風的早期癥狀,應盡快撥打120送往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