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首席記者 戎鈺
她4歲登臺駐唱,40歲因病離世,30余載演藝人生造就華語娛樂圈一代巨星——“絕代芳華”梅艷芳。
11月12日,傳記電影《梅艷芳》登陸全國影院,向新一代年輕觀眾隆重介紹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時代。極目新聞記者14日下午在影院隨機采訪多位觀影者,有00后觀眾坦言確實不熟悉梅艷芳,但對電影里展示的娛樂圈生態十分好奇,“感覺現在的娛樂圈只有頂流,沒有巨星。”
一個女人的史詩
對于絕大多數年輕觀眾來說,梅艷芳其實已經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名字了,而電影《梅艷芳》就是想請這些觀眾重新認識這位昔日的超級“頂流”。
據極目新聞記者看片所得,電影《梅艷芳》對梅艷芳短暫卻輝煌的40年人生歷程進行了全面回顧:從她4歲半上臺奶聲奶氣地開唱,到19歲時在歌唱比賽中強勢奪冠;從她25歲轉換跑道憑借電影《胭脂扣》斬獲多個影后桂冠,再到她病逝前堅持舉辦多場人生告別演唱會;她是十大中文金曲至高榮譽“金針獎”最年輕得主,她被評選為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她帶領整個香港娛樂圈致力于慈善事業……
梅艷芳的每個人生重大節點都被復刻在電影中,而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是,電影沒有回避梅姐的幾段感情經歷,反而濃墨重彩地進行了展示——電影用137分鐘書寫了一個女人的史詩。
目前《梅艷芳》上映3天,票房接近4000萬,雖然稱不上爆款,但豆瓣評分為7.2分,守住了傳記電影的口碑,得到了多數影迷的好評。
這個時代的巨星呢
95后女觀眾王卿在武漢百美匯影城接受記者采訪時實話實說道,她對梅艷芳的生平并不算了解,但看完電影后無比向往那個誕生了多位巨星的娛樂圈黃金時代,“電影里穿插了很多紀錄片資料,看到梅艷芳、張國榮、劉德華、張學友他們在舞臺上的風采,還有他們一起參加賑災演出、慈善演唱會什么的,心里非常感動,可能這就是巨星和明星的區別吧。”
電影《梅艷芳》監制、曾出品《臥虎藏龍》《英雄》等華語大片的著名電影人江志強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梅艷芳成名的那個年代,所有藝人都要靠自己的實力才能“出頭”,最終成為巨星,“你看像梅艷芳、周潤發、劉德華,他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努力。我經常聽他們說,‘我要把工作做到最好,要對得起那些給我買票的人。’”
對于網友們感慨的“現在的娛樂圈只有流量,沒有巨星”,江志強認為,“大家覺得現在沒有巨星,是因為時代不同了,大家對偶像的要求不一樣了。我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都來看看這部電影,看看以前的偶像都肩負了哪些社會責任,他們是靠自己的奮斗和努力,獲得了成為偶像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