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和武漢各方面環境提升太大了,這里非常適合創新創業!”11月15日,日本華僑華人博士協會會長葛宗輝告訴記者,很有信心在湖北再一次創新創業。
葛宗輝是地道的武漢人。家鄉四通八達的地鐵、高架橋,和一座又一座的長江大橋讓他感覺親切又欣喜。上世紀80年代,葛宗輝家住漢口,在華師一附中上中學,每個周末乘10路公共汽車,經長江大橋往返于學校和家之間,經常堵在路上,半天時間就沒了。
“那時候堵車不是因為車太多,是因為路太少,現在車多了,路反而好走了。”15日下午,葛宗輝到光谷考察科技企業,有些企業相互間有二十多公里路程,通過高架橋,十幾分鐘就到了,“華創會就像一座橋,讓創業創新之路走得更寬、更快。”
日本華僑華人博士協會于1996年成立,現在已發展為擁有近千名會員的民間科技學術團體。其會員為在日本留學獲得博士學位,且在日本從事科學技術研究或者經營管理工作的華僑華人。去年疫情發生后,該協會第一時間向湖北捐獻了價值數十萬元的物資。
葛宗輝本人在日本富士膠片株式會社工作了23年,此前任富士膠片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在光學應用和相關技術的品質管理等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參加華創會,既是想在家鄉發揮自己所長,更希望借協會的力量為家鄉發展添磚加瓦。
“我們協會的宗旨是‘務實、架橋、創新、貢獻’,這與華創會的目的是高度契合。”葛宗輝介紹,25年間,該協會在推動中日交流,特別是科技教育領域交流上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已和國內許多高校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
“沒有好的營商環境,難以創業;沒有一流的科教資源,難以創新。這次回來看到家鄉的變化,我信心十足!”葛宗輝告訴記者,目前,協會正在與湖北有關方面對接,希望通過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等形式,發揮智力優勢和橋梁作用,助力湖北創新創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袁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