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
近日,2022年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第一批次認定完成,50人左右的名單中,來自重慶巴蜀中學初三年級的傅俊寧入選。初三學業結束后,他將直接保送清華大學求真書院進行本碩博貫通培養。這也是重慶歷史上首例初三學生直升清華。(據11月15日極目新聞)
這條新聞上了熱搜,對天才少年,大家總是抱有熱望。因為少年強則中國強,天才少年寄托著大家共同的期待。即便是“別人家的孩子”,也是讓人開心的事。
類似的天才少年并不少見。2021年4月,年僅14歲的程大拙就讀于深圳市福田區一所學校,即以初中生的身份入選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這類少年通常是在各類競賽中脫穎而出。數學、物理是基礎學科,能在這方面有超常表現,當然值得好好培養。所以,網友在留言中表示,希望天才少年學有所成后,能為國效力。
2021年上半年,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的一則采訪視頻火了。他衣著簡單樸素、手里拿著一瓶礦泉水和幾個饅頭,就接受了采訪。韋東奕是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10級本科生、2014級博士生,現任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研究員。中學時代,他曾連續在第49屆、第5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以滿分獲得金牌,因此被稱為“韋神”。
韋東奕的受訪范兒受到熱捧,是因為他專注于數學世界、為人純真、生活簡樸的表現,打動人心。這也是從事科研所需要的低調沉潛模樣。時光從來不會辜負每一個認真努力的人。2021年10月14日,阿里巴巴達摩院公布第四屆青橙獎獲獎名單,韋東奕等10位35歲及以下(U35)的青年學者上榜,將平分1000萬元獎金。
類似的年少有成,總是被傳為佳話。2010年,14歲的曹原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2018年即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同期發表了2篇石墨烯重磅論文,被稱為“一舉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他因此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之首,這是Nature創刊149年來年齡最小的入榜者。
天才少年,寄托著大家的熱望,是希望少年英雄長大亦豪杰,能夠在科學領域不斷求索,以自己的天賦與努力,為國為民做出貢獻。因此,天才少年被清華北大這類的名校錄取,只是人生的第一步,以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小荷才露尖尖角”,他們需要的是不被打擾,能有安靜的學習環境。也如韋東奕所言,“努力是基礎,天賦是一個人可能的上限。”發展潛力還要靠樸實無華的學風,與勤奮刻苦的精神去開掘。
加油吧,少年,愿每個少年都有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