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粲)“感謝檢察院幫我渡難關,為我申請了司法救助金,還專門把錢送過來。”近日,團風縣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韋達一行人來到上巴河鎮張家寨村,給司法救助申請人孫某容一家送上司法救助金,孫某容拉著檢察官的手連連道謝。
團風縣檢察院辦理司法救助案件。通訊員 供圖
2020年3月23日,孫某容的丈夫趙某山在騎自行車時被孫某駕駛摩托車撞倒,后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交警部門認定,孫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法院判決孫某犯交通肇事罪,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賠償孫某容各項經濟損失60余萬元。但孫某一直沒有賠償到位。
趙某山生前以收廢品和務農為生,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大兒子趙某勇已經成家分戶,其收入只夠家庭基本生活。小兒子趙某剛則與母親孫某容生活在一起,在外打工,月收入兩千余元。而且孫某容需要常年吃藥,基本沒有勞動能力,再加上家里的頂梁柱一下子倒了,整個家頓時陷入了癱瘓,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之下,孫某容找到了團風縣檢察院,申請司法救助。
受理申請后,檢察官立即啟動了司法救助程序,對孫某容的情況進行了解。調閱了交警與法院的相關文件與卷宗,走訪了申請人所在村委,向當地村民與村干部了解情況。經核實,孫某容符合司法救助的申請條件。
為盡快改善救助申請人家庭生活狀況,傳遞司法溫度,團風縣檢察院立即在申請人村委會召開了司法救助公開聽證會,聽取了村干部、鄉鎮干部、當地村民、人民監督員等對司法救助案件的意見,與會人員一致贊同對孫某容進行司法救助。聽證會通過后又立即啟動了司法救助金的申請程序,最終為孫某容一家申請到1萬元的司法救助資金。
檢察官將司法救助金交到了孫某容的手中,并詢問她家里的生活狀況,現在家里的收入是多少,兒子的工作怎么樣。“這一萬元錢您拿著,要是家里還有什么困難就給我們說,我們檢察機關一定會盡可能去幫助你們。”
一場司法救助,彰顯了檢察院以人為本的司法原則,傳遞了司法溫度,解決了申請人的生活困難。今年以來,團風縣檢察院辦理了司法救助案件7起,發放司法救助金8萬元,今后還將持續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發揚“我為群眾辦實事”精神,讓人民群眾更深切地感受到檢察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