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凌晨,皓月當空,氣溫降至7攝氏度,位于麻城市宋埠鎮玉閣村的麻安高速麻城東段工地燈火通明,一座巨型T形剛構橋梁與滬蓉高鐵僅隔10多米,平行放置。
“轉體開始!”零時17分,隨著湖北交投高路公司麻城東分公司總經理王壽治一聲令下,寂靜的夜空傳來鋼絞線的“吱吱”聲,這座長130米、寬34米、重達2.1萬噸的高速公路橋梁徐徐順時針“轉身”,每分鐘約轉體1度。
怎樣讓2.1萬噸的龐然大物“轉身”?跟著中鐵十二局項目總工朱濤,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橋墩下,只見一個直徑10多米的轉盤,下面有八組撐腳,保證橋梁的平衡。戴安全帽、身穿黃色反光背心的工人們相互配合,操縱千斤頂牽引兩邊對稱的鋼絞線反向“拉扯”。朱濤比喻,里面就像“兩個碗疊在一起”,支撐橋體兩萬多噸重量的同時,用牽引體系與轉體鋼球鉸配合,像“轉陀螺”一樣,四兩撥千斤讓橋梁轉體。
滬蓉高鐵是我國東西交通大動脈,車次繁忙。為減少對高鐵運行的影響,保障施工安全,施工方決定采取轉體施工法,并利用鐵路營業線“天窗點”施工。
王壽治介紹,全長約16公里的麻安高速麻城東段有跨麻武鐵路、滬蓉高鐵兩段分離式立交,加兩邊連接線共計550米,投資約1.4億元,價格是其他標段的一倍。“選擇轉體這種方式,貴有貴的道理?!蓖鯄壑谓忉?,綜合測算,和傳統的現澆施工方法相比,轉體節約時間,更保證施工安全,其實更經濟。
“作為我省首座跨越高鐵的轉體橋,‘長’得格外結實?!表樦」穼W會會長白山云手指的方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離地面約五六層樓高的T形剛構橋梁隱約可見有雙層防護欄,防護墻高達5米。
今年,湖北已有5次橋梁轉體。在白山云看來,橋梁頻頻做“體操”,是湖北交通重點工程搶時間、搶要素的生動體現。與此同時,湖北建設者堅持創新驅動,轉體“球鉸”技術不斷突破,讓越來越重的橋梁“轉得動,轉得穩,轉得準”。
1時19分,T形剛構橋梁在62分鐘后,共計轉動61.7度,與兩邊的主塔墩箱梁完美“手牽手”,現場傳來一陣歡呼聲。
“橋梁轉體成功,標志著整個麻安高速全線貫通,麻城東段將加快建設步伐,沖刺年底建成,比合同工期提前10個月。”王壽治對此信心滿滿。
據悉,麻安高速麻城東段通車后,從大別山區到秦巴山脈將形成快捷通道,為“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提供交通硬支撐。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柯皓通訊員 李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