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通訊員彭宇、陳影、徐飛)國內首條通航飛行器復合材料自動化生產線,近日在武漢經開區通用航空及衛星產業園投產。在經歷去年防疫、防汛等大考之后,該項目仍然跑出建設“加速度”。“項目的順利投產,讓我們提前布局華中地區,搶占了市場先機。”在吉利飛行汽車項目經理陳華剛看來,該項目的提前投產得益于武漢經開區試點的區域性統一評估評價。
2019年5月,武漢經開區率先在通航及衛星產業園、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先進制造業產業區、智慧生態城等產業園區實施區域評估改革,對園區內的地質災害危險性、水土保持、環境影響、氣候可行性論證、壓覆礦產、節能、地震安全性、洪水影響、文物保護等9個專題開展統一評價評估,入駐園區的項目無需找中介機構編制報告書并評審,基本只需編制報告表或者登記備案,大幅度壓減了項目建設審批時間,節省了企業投資建設成本。
“以前,項目開工前需要我們找中介編制各項評估報告,再報政府部門評審,花錢就不說了,流程走下來就得不少時間。”陳華剛介紹,以水土保持評估評價事項為例,僅該事項就為項目建設周期縮短約20天,節省編制費用約5萬元。
武漢經開區行政審批局負責人介紹,目前試點的9個區域統一估價評估事項已在通航及衛星產業園實現全覆蓋,其他評估評價事項已覆蓋所有工業園區,部分事項實現全區覆蓋。其中,氣候可行性論證、環境影響評價兩個事項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域覆蓋。
該區行政審批局表示,將繼續推進區域統一評估評價工作,擴大統一評估評價覆蓋范圍,逐步實現各項區域評估成果線上查詢、線上審批、線上應用,強化成果應用,持續擦亮“高效辦成一件事”政務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