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歆、通訊員鄭婷)11月18日,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武漢紡織大學徐衛林教授名列其中,標志著該校成為湖北省第一個擁有自主培養院士的省屬高校。
紡織業在不少人眼里是夕陽產業,但徐衛林教授認為,只有落后的科技,沒有落后的產業。只要勇于技術創新,夕陽產業照樣可以煥發青春活力。他長期從事先進紡紗技術與紡織品領域的研究,圍繞超高支紗、柔潔紗、特種紗、紗線差別化、紗線與制品檢測等方面開展了技術創新及其產業化,在毛紡、棉紡、特種紗線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果。
去年12月,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這面五星紅旗由徐衛林教授團隊歷時八年研制而成。團隊研制出的高性能纖維材料能適應月球表面高真空,溫差大,紫外線強烈等極端惡劣環境,在保護國旗顏色的基礎上,解決了耐高劑量紫外線輻射的技術難題。
今年5月,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成功。徐衛林教授帶領團隊研制的“火星著陸巡視器耐高溫彈性密封裝置”解決了發動機噴火口處1500°C的高隔熱、回彈和密封難題,為天問一號著陸過程“魔鬼9分鐘”中的姿態調整提供保障。
徐衛林表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新的起點,將繼續鉆研和拓新“現代紡織、超紡織、大紡織和未來紡織”,努力為立德樹人和科學報國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