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慶
通訊員 潘力 周春林
武漢漢江灣航空運動營地,數架無人機盤旋搜救;臺灣苗栗縣,繩索間展露山地救援技術……11月20日,“飛越海峽 情牽兩岸”——2021年“漢江灣”漢臺民間救援交流會在武漢舉行,武漢云豹救援隊和臺灣苗栗救難協會兩支民間援救組織通過視頻連線,展示實戰演練。
“出發!搜救無人機開始執行任務!”隨著武漢云豹救援隊隊長向東一聲令下,9架功能不一的無人機接連從漢江灣蘆葦灘涂拔地沖天,搜救漢江中“落水人員”,一場模擬演習拉開序幕。9架無人機高效配合,防水無人機接近落水者近距離施救,拋投無人機精準投下救生圈,拉手無人機完成落水者與救援者用的繩索勾連……10多分鐘內,3位落水人員搜救任務完成。
臺灣苗栗救難協會現場展示的是繩索橫向救援,模擬山谷遇險人員施救。救援隊員用各種專業繩索仔細地把受困者固定在網式擔架上,再由一位救援人員空中護送,在牽引裝置的作用下,完成垂直、橫向位移。“不僅要保證繩索固定牢固、平衡,還要不斷安撫受困者情緒。”臺灣苗栗救難協會負責人林賢正解說,苗栗山地多、山巒險,登山者遇險時有發生,該救援隊扎實演練繩索橫向救援,在應急救險中發揮作用。
交流會包含救援設備交流講解、兩岸救援服務介紹、救援服務發展展望、救援交流平臺建立等。武漢會場由在漢臺胞陳文挺及硚口區山鷹小學學生共同表演傳統武術八段錦,啟動儀式結合繩索在救援領域運用,雙方在線共系中國結流蘇,開啟兩岸救援合作平臺;武漢贈送市樹水杉枝葉,苗栗回贈臺灣百合,寓意雙方心靈契合。此外,還有無人機救援技術演練、無人機飛行技巧展示、繩索救援技術展示、水上救援無人機及沖鋒舟水上救援展示等動態交流活動。
武漢云豹救援隊和臺灣苗栗救難協會以視頻連線方式簽署友好互助交流協議,雙方將在今后積極開展互訪和交流活動,共同提升救援水平。
中華無人機教育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岳志忠說,無人機應用在救援上,若能結合任務管理應用平臺,透過5G實時影像及語音通話傳輸、3D建模、AI分析影像與數據,提供指揮人員分析災害程度與掌握環境變化依據,可做出救災決策,提升救災效能。
苗栗縣救難協會理事長林賢正表示,期盼加強與武漢交流合作,在搜與救的領域相互學習成長。
本次活動由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武漢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武漢市硚口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