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謝頤)講述革命先烈英雄事跡、以史串曲紅色經典聲聲入耳、漫步黨史館沉浸式探訪宜昌紅色印記……11月17日—18日,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聯合相關基層黨史部門舉辦的“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史宣講走基層”系列活動正式啟動,首站走進宜昌市西陵區。
據了解,本次活動除了集中主題宣講外,還打破常規,采用紅色音樂黨課、微黨課及與基層干部群眾現場互動式解說研討、文藝節目、電影放映、紅色遺跡尋訪等多種活動形式,更好適應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的需要。首站活動進社區、進學校、進基層,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贏得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如潮好評。
專家主題宣講進社區:一場生動宣講 一次精神洗禮
11月17日,“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史宣講走基層”宜昌站首場活動在西陵區西陵街道拉開帷幕。在主題報告會上,省黨史宣講團專家、湖北經濟學院教授張軍圍繞“總結百年經驗 開啟新的征程”主題,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行詳細解讀。省委黨史研究室青年專家孫賠君深情講述出生于湖北秭歸的革命先烈夏明翰的英雄事跡。
省黨史宣講團專家、湖北經濟學院教授張軍現場授課。 通訊員董文生攝
省委黨史研究室青年專家孫賠君現場授課。 通訊員董文生攝
“作為從事黨史研究和宣傳的專門機構,我們始終將黨史宣講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此次活動主要內容為宣講中國共產黨黨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何光耀介紹,系列活動緊密結合黨的建設、鄉村振興、平安建設等工作,“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各地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從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活動現場。 通訊員董文生攝
“通過聽報告,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宜昌金斗山社區負責人牟文婷說,當天舉行的兩場報告會讓她收獲滿滿。
她說,夏明翰的故事她從小就知道,但專家的深情講述,尤其是講到夏明翰的3封訣別家書時,革命先烈那種不怕犧牲的精神,震撼人心,讓人淚目。“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要好好珍惜。”牟文婷說。
宣講把黨的百年奮斗歷程與當前形勢任務有機結合,通過講故事打動人、講道理影響人、講信仰感染人。省委黨史研究室宣教處處長熊廷華認為:“百年黨史是一部內容豐富的解題‘寶典’,其中包含的有感天動地的家國情懷,有革命先烈的豪情壯志,有集體智慧的過關斬將,強弱懸殊的傳奇性、跌宕起伏的故事性不亞于任何一部歷史史詩,這是黨史的魅力所在。”
2019年6月,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成立了湖北省黨史宣講團,包括全省黨史系統、黨政機關、黨校、高校、文博、科研院所等單位有關領導、專家教授和青年學者36位宣講團成員。省委黨史研究室充分發揮黨史文獻部門優勢,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推動黨史宣講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老區、進網絡、進基層,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紅色音樂黨課進校園:以史串曲 紅色旋律再現百年黨史
在紅色音樂中重溫黨史、宣講黨課。11月18日,省委黨史研究室“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史宣講走基層”系列活動之一——紅色音樂黨課《歷史照耀未來》在宜昌市第四中學舉行。
紅色音樂黨課現場。 通訊員董文生攝
紅色音樂黨課主講人朱勝玲以《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經天緯地》4個篇章,有機融入23首紅色經典音樂作品,以歌串曲、以史鑒歌,在跳躍的紅色音符中講述黨的百年輝煌歷史。穿插其間的互動環節,學生代表先后上臺表演的《映山紅》《沁園春·雪》《讓我們蕩起雙槳》等,將現場氣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紅色音樂黨課主講人朱勝玲授課。 通訊員董文生攝
“歌曲聲中,偉大富強的祖國讓我內心澎湃。”聽完紅色音樂黨課,學生梁嘉銘說,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要不忘初心,努力學習,攜手奮進,為養育我們的祖國爭光。“記得30多年前我加入了少先隊,戴上了紅領巾就舍不得脫下來。轉眼間我的孩子也加入了少先隊、共青團。在黨的陽光里,我們感恩、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學校老師陶土,現場聽到《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時,情不自禁跟著唱出了聲。
宜昌市第四中學校長韓瀚表示,黨史與紅色音樂碰撞,“聲入人心”地再現黨的百年奮斗史,讓師生們從紅色音樂中汲取精神力量,師生在音樂中重溫黨史、在旋律中感受初心,在歌聲中傳遞能量,在體驗中受到紅色教育,激發無盡奮進力量。
據悉,該系列活動第二站將赴十堰市張灣區,第三站赴咸寧市崇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