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武漢市江夏區山坡街道群力村,劉本華老人在老伴何宗梅的照料下使用居家適老化改造提供的輪椅在戶外曬太陽。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何宇欣 攝)
洪湖市烏林鎮胡范村阮桂林老人站在新修的8級臺階和護欄前。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光正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包東喜 李光正 胡雯潔
采訪對象:劉本華,78歲;何宗梅,76歲;阮桂林,67歲
采訪時間:11月16日
采訪地點:武漢市江夏區、洪湖市
“沒想到,能推著老伴一起去看姐姐?!?1月16日,何宗梅欣慰地說。
劉本華是殘疾人,自開顱手術后,頭部一側塌陷,體力虛弱,行動受限。平日里,老伴何宗梅精心照料丈夫,脫不開身。劉本華的親姐姐在兩公里外的吳家四房,但對老人們來說,這就像難以到達的遠方。每逢節日,他們就格外渴望去姐姐家看一看。
10月22日,何宗梅家來了一隊人,忙乎著給他們做適老化改造:走道裝上護欄,衛生間裝了坐便器,床邊也配上護欄。讓他們想不到的是,政府還特別給他們定制了一臺既可以當輪椅、又可以當拐杖的“購物車”。
有了這臺可以推著走的“購物車”,何宗梅決定將到姐姐家探親的“奢望”付諸實施。
第二天,兩位老人出發了。路上累了,他們停下來歇一會,劉本華起身換老伴坐一會輪椅,他們一路走走停停,順利到達了姐姐家。三位老人相見的那一刻,每個人的臉上都樂開了花。
同樣享受到“定制服務”的還有洪湖村民阮桂林。
洪湖市烏林鎮胡范村公路盡頭,一棟白色小屋,門前8級水泥臺階,兩旁銀色護欄閃閃發亮。
分散供養特困對象阮桂林從屋里走到臺階上,看到鎮民政辦主任馬望紅和村干部,兩手一高一低比劃著,嘴里“呀呀”發聲。比劃完,他又拍了拍光滑的護欄,指了指身邊村黨支部書記的黨徽,蹺起大拇指。
“他是聾啞人,剛才比劃的意思是,家門口原來的臺階很陡,不方便進出,改造時針對他的身體情況,增加了臺階,兩邊安裝了護欄,很安全、很方便。他最后指黨徽蹺起大拇指,是用手語感謝黨的關懷,為黨點贊?!钡竭^阮桂林家多次的馬望紅說。
阮桂林的房子第一層很矮,低于路面,為防洪水,他在第二層居住。他家大門離公路約4米遠、落差1米多高,僅砌兩個臺階,跨上去相當困難。今年,洪湖市啟動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給他家前門、后門改造了臺階、安裝了護欄,又在廚房、衛生間裝了防滑墊。
阮桂林把記者帶進屋里,看床邊護欄、看防滑墊,并演示用法,咿咿呀呀地說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