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仙桃市委書記羅聯峰(右)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文娟 通訊員 胡業飛 徐巍
這里,是亞洲體操之鄉、中國非織造布和食品產業名城;這里,沃野千里、河湖密布,是江漢平原的一顆璀璨明珠。
“去年仙桃位列全國百強第76位,也是全省首位,在全省率先挺進全國縣域經濟50強,我們有基礎、有條件,也有決心。”11月19日,仙桃市委書記羅聯峰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暢談奮力沖刺縣域50強的思路、舉措。
談特色
“三個一”走俏全國
“到仙桃工作近1年時間,作為一名新仙桃人,我想用‘三個一’來簡介仙桃。”說起仙桃三寶,羅聯峰如數家珍。
“一塊布”,非織造布——
仙桃是全國最大的非織造布生產基地,在去年抗疫斗爭中,仙桃貢獻了全國40%、全省80%的防護物資,充分彰顯了仙桃非織造布產業集群優勢。
“一條魚”,仙桃黃鱔——
仙桃擁有全國最大的黃鱔種苗繁育基地,過去曾占全國黃鱔銷量70%,現在也占到40%,仙桃黃鱔價格決定了全國黃鱔價格。
“一粒米”,仙桃香米——
仙桃是江漢平原最集中、范圍最廣的富硒土壤帶,有540平方公里的土壤含硒,打造了高品質“仙桃香米”區域公用品牌,成為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特色產業。
談優勢
“四個比較”鑄就競爭力
“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縣域經濟升級版,關鍵要發揮自身優勢,培育城市核心競爭力。”羅聯峰說。
他介紹,仙桃與其他地方相比,具有“四個比較”優勢。
是經濟發展質量比較好的地區之一——
羅聯峰舉了3組數據: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1.9個百分點,躍升為第一大產業,去年GDP達827.9億元,也是全省第一個超過800億元的縣市,今年有望突破900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占比93.1%;2020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06家,3年凈增31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
是產業基礎比較好的地區之一——
有鏈條完整的非織造布產業,登記工商注冊企業2000多家;有品牌集聚的食品加工產業,集聚了旺旺、親親、顧大嫂等全國龍頭企業30多家;有后勁充足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已落戶健鼎電子、康舒科技等一批知名品牌企業;有富民增收的服裝產業,服裝企業400家以上。
是對外開放度比較高的地區之一——
2020年,仙桃經濟外向度達28.3,高于全省18.4個百分點,入選“中國外貿競爭力百強城市”。同時,仙桃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集聚臺資企業66家,沒有一家是虧損的,且不斷追加投入。旺旺落戶多年,由一廠變成八廠,稅收由50萬元到現在的上億元,今年又準備投資8條線,投產后仙桃將成為旺旺在中部地區最大的產業基地。
是發展潛力比較大的地區之一——
仙桃是“1+8”武漢城市圈的重要成員之一,“9市即1城”同城化發展為仙桃帶來歷史性發展機遇。今年,借武漢光谷之力,仙桃引進容百科技高鎳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基地,總投資過300億元,預計達產后可實現產值700億元,創造仙桃招商引資歷史,將深刻改變仙桃工業發展格局。
談目標
挺進50強 創成文明城
仙桃連續5年登全國百強榜單,如何跳起來摘桃子,拉高標桿再出發?
“我們錨定目標:挺進50強、創成文明城。”羅聯峰說。
“挺進50強”,通過實現“雙千雙百”來突破。“雙千”,地區生產總值明年有望跨越千億關口,“十四五”期間把非織造布產業打造成為千億世界級產業集群;“雙百”,“十四五”期間,培育2家產值過百億元的龍頭企業,每年引進億元以上優質項目100個左右。
“創成文明城”,即提高城市品質,提升市民素質。具體來說,就是實施“五提”工程,宣傳教育提效、城市管理提標、基礎設施提質、市民素質提升、社會風尚提優,確保到2023年創成全國文明城市。
談發展
做優“兩大平臺” 實施“雙強行動”
“發展不夠是仙桃最大的實際。”羅聯峰表示,當務之急,要做大做優做強“兩大平臺”:仙桃國家高新區和非織造布產業園區。
目前,22.1平方公里仙桃國家高新區啟動區加快建設,智能制造和裝備制造產業園等13項重點工程有序推進,今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6個。
非織造布產業園區也在快馬加鞭,力爭到“十四五”期末,形成產業規模1000億元、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非織造布產業集群。
同時,實施招大引強、培優壯強“雙強行動”,計劃到2025年,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60%以上,培育產值過百億元龍頭企業2家以上、過50億元5家以上、過20億元20家以上。
在綠色發展上,仙桃明確,打造江漢平原綠色崛起示范區。
羅聯峰介紹,產業布局上,做大做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提前布局以氫能產業為主導的全省首個零碳科技產業園,一次性簽訂5個項目、總投資75.7億元,仙桃將成為華中氫能產業先行區。
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實施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四水”共治,美麗城鎮、美麗村莊、美麗庭院、美麗田園“四美”共建,使仙桃真正成為江漢平原一顆耀眼的明珠。
個性問答
仙桃要做“湖北的昆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文娟
主持人:“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您認為,仙桃的“冰”該怎么破?
羅聯峰:思想破冰才能發展突圍。在全市推進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班上,我對新任鄉鎮領導班子提出了“十問”考題,重點提出要“跳出仙桃看仙桃、跳出湖北看仙桃”,與全國一流縣市對標,堅定不移打武漢牌、走昆山路,打造“湖北的昆山”。
計劃在明年初組織黨政代表團,到經濟發達地區特別是縣域經濟發展處在前列的地方去學習,不斷提升發展格局,使仙桃在全省縣域經濟發展中始終起到引領作用。
民生福利
每年在城區新增2000個停車位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文娟
市民提問:仙桃汽車保有量逐年攀升,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請問如何解決?
羅聯峰:今年我們把解決停車難問題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我牽頭領辦,制定了城區公共停車位3年行動計劃,每年新增2000個以上停車位。
前不久,我對領辦事項調研,今年已建成停車位1710個,并對明年2000個停車位的任務進行分解。同時,啟動“智慧停車”平臺建設,有效整合城區停車資源,實現停車管理智慧高效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