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吳昌華
通訊員 馮威 胡義翔 李晶
“在你們這里確實有賓至如歸的感覺。”11月23日,70歲的張先生再次來到武漢出入境智慧服務大廳,豎起大拇指,為民警們的服務理念和大廳先進的辦證設備點贊。
10月26日上午,因急需赴美照顧年幼的外孫女,張先生和夫人周女士來到位于市民之家的武漢出入境智慧服務大廳,咨詢護照換發事宜, “我們的材料沒有帶齊,按常理得備齊所有材料后方可辦理。”而張先生需要補充的材料,需要身在境外的女兒提供。現場接待他們的武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輔警黃曉貝建議他與女兒取得聯系,“如果今天能取得材料就可以直接辦理,免得來回跑。”
與女兒取得聯系后,沒過多久,張先生便收到了女兒傳來的材料。自助填表、自助照相,在此期間,黃曉貝幫助張先生將辦證所需材料打印整理好。
“一證管十年,我夫人對證件照的要求比較講究。”在自助照相區嘗試了數次,都沒有拍到心儀的照片,黃曉貝將兩人引導至人工照相室,在這里,黃曉貝和人工照相室輔警柯旻反復與周女士溝通,十余次拍照,直至拍出周女士滿意的照片。
“我和夫人與這個窗口的工作人員素不相識,而感覺卻勝似親人!”隨后,黃曉貝引導兩人來到老年人綠色通道辦理,完成了剩下的流程辦理,期間還反復提醒辦理出境手續需要注意的事項。
“由于他們的全程指導和一對一的‘私教式’服務,讓我們的辦證過程非常順利,同時感受到了無比的幸福和溫暖!”臨行前,周女士多方打聽,記下了黃曉貝和柯旻的姓名。11月4日領取護照時,張先生特意帶來3封內容不同的感謝信,分別送到大廳值班民警和輔警黃曉貝、柯旻手中,同時帶來的,還有他和女兒合著的健身健美書籍。
“我和夫人前后一共辦過5本護照,因公因私到過數十個國家,你們的服務窗口無疑是最優的,起碼到目前為止。”原來,張先生是江漢大學退休教授,也是一名國際健身健美大師,經常參加國內國際體育賽事裁判活動,閱歷豐富。得知這一情況,武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一大隊大隊長李麗華專門邀請李先生來到智慧服務大廳,就完善窗口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建言獻策。
張先生說,2012年暑期,他的上一本護照,是在位于江岸區張自忠路的出入境服務大廳辦理的,那時復印、照相、交費、取證各環節都是人工辦理,要樓上樓下排隊。而現在的智慧服務大廳,可以實現全流程自助服務,老幼病殘孕等特殊群眾還可以提供“貼身引導”和“綠色通道”服務,辦證環境也是今非昔比。
“出入有境,服務無境。”李麗華介紹,2020年10月,升級改造后的武漢出入境智慧服務大廳投入使用,新大廳設置了人工受理、智慧受理、綠色通道、綜合業務和等候5個功能區,按照群眾辦證流程實行單向循環,實現了“一次排隊、一窗辦結”。自啟用以來,先后有5萬人次享受智慧引導服務,平均辦證時間縮短了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