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泉 通訊員 肖杰
金秋時節,千菊斗艷。11月24日,2021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 ——湖北省斗菊職業技能大賽在麻城市孝感鄉文化公園開幕。來自武漢、襄陽、宜昌、鄂州、荊門等地115支代表隊的220名選手齊聚福菊之鄉,比拼菊花展臺、菊花花藝和菊花盆景三個競賽項目的才藝技能。
走進大賽現場,38個菊花展臺上,數百個菊花品種爭奇斗艷,色彩斑斕,美不勝收,令人嘆為觀止。根據參賽規則,每個展臺展示的菊花品種須達到30種以上。數十件菊花盆景作品造型各異,品種繁多。38位花藝師正在根據參賽規則,精心制作自己的花藝作品。有的作品簡潔雋永,易學易做;有的作品寓意深刻,創意獨到;有的作品工藝精巧,造型別具一格。
菊花花藝參賽選手、武漢花穗小原流學會會長由美創作的“小原流菊三種”極其簡潔,卻引來眾多關注。她說,花藝原本就應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花道越簡潔越易學易做。
花藝選手陳紫嫣此次參賽創作的作品共兩年,分別為“菊韻麻城”、“幸福人家”,一件體現傳統插花工藝,一件富有現代氣息。陳紫嫣2019年從湖北經濟學院電商專業畢業后,因為人個愛好,創立了璞拾花藝工作室。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此次大賽的技術支技單位,又是參賽對象。該校學生工作負責人戈英介紹,學校共有30多人報名參賽,學校經過多輪角逐,最終選定10名師生參加此次技能大賽。其中6人參加花藝技能賽,3人參加盆景賽,1人參加展臺賽。“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大家通過參賽,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技能。學生學到了從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老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案例。”戈英說,特別是盆景技能賽,選手們從9月份就開始設計造型,栽培菊苗,付出了很多努力。
麻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峰介紹,斗菊秀能,從技能角度做菊花文章,麻城是中國第一家。目的就是聚天下菊花英才而用之,以賽促訓,以賽提能,為麻城菊花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繼去年成功申報并舉辦省級二類賽事后,今年又成功申報為省級一類賽事。今年9月份,賽事啟動后,選手報名參賽異常踴躍。但受疫情防控影響,今年的斗菊技能大賽大大壓縮了參賽范圍和規模。
本次大賽由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黃岡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黃岡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麻城市人民政府承辦。評委將從整體構成、作品美感、制作技藝、創意及個性、個人技法、技術難度等方面對參賽作品進行綜合評定,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三個項目獲得第一名的3位選手,將由省人社廳授予湖北省技術能手稱號。
據介紹,麻城種植菊花、飲菊花酒等習俗,距今已有近1500年的歷史。麻城也是全國最大的白菊生產基地,被授予“中國保健菊花之鄉”、“中國菊花創新發展之城”、“中國菊花美食地標城市”等稱號。麻城菊花是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已獲中歐地理標志互認出口貿易“通行證”。現有菊花種植面積15萬畝,種植區域由原來的福田河、黃土崗等2個主產區,擴大至全市19個鄉鎮辦,品種包括福白菊、野菊花、萬壽菊、金絲皇菊、觀賞菊等1000余個。目前全市500畝以上菊花專業村50個,菊花種植專業合作社200余家,菊花產業從業人員20萬人,帶動約3萬人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