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物業服務品質,快遞送到家門口”“一網通辦,信息多跑路、群眾不跑路”“發展鄉村旅游,美麗風景變致富‘錢景’”……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了一大批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贏得了人民肯定,獲得了群眾點贊。“我為群眾辦實事”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也是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更進一步,把群眾的事情辦好,關鍵在“實”。
辦好實事,要找準實際問題。“對胃口”才能連民心,“知民意”才能解難題。實事辦得好不好,首先在于是否滿足群眾的真正需求。要通過調查研究找準實際問題,調查研究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色,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更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如果不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調研,就不了解群眾在想什么、盼什么,就不能明確要干什么、怎么干。只有堅持問需于民,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把事實真相弄清楚,把發展現狀搞清楚,才能通過逐項逐條分析方方面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確定“誰來辦”“怎么辦”的方式方法。如推進鄉村振興,從開展建檔立卡、選派駐村干部到推進制定方案、分類施策都要因時因地制宜,不能閉門造車、拍腦袋決定,只有通過到群眾中去,才能了解群眾之所想,關注群眾之所盼,從而將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辦好實事,要推出精準實招。行勝于言,質勝于華。辦實事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少搞“錦上添花”的虛功。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問題、了解群眾的真實心聲是前提,關鍵在于針對群眾的呼聲,特別是提出的合理化訴求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無論是老舊小區改造還是民生工程建設,無論是小區充電樁短缺還是電動車違規停放,一枝一葉總關情,每一件事情都要對應推出精準的解決辦法,認認真真去抓好落實,如果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或文件的安排部署上,缺少實際行動,或者南轅北轍虛晃一槍,必然會讓實事打了折扣,傷了群眾的心。
辦好實事,要突出檢驗實效。“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實事辦得好不好,關鍵還要看群眾是否滿意。要變“我覺得”為“群眾覺得”,要請群眾參與、讓群眾監督、由群眾評判。一方面,通過實實在在的舉措讓他們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如為突出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效,湖北武漢堅持全過程跟蹤督辦,對列入各級清單中的實事項目逐一明確項目名稱、工作目標、推進措施、領辦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做到“一月一交賬、一月一通報、一月一調度”,讓群眾全程參與到“我為群眾辦實事”中來,讓他們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檢驗辦實事的成效不僅要看眼前問題解決得怎么樣,更重要的是做到舉一反三,把辦好一件事總結推廣為解決一類事,通過構建長效機制,探索從根源解決問題的辦法,用實績實效來贏得群眾的認可。
為政之道,民心為本。“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口號,需要出真招、見實效,如此,才能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公信力,真正推動黨史學習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稿源:荊楚網
作者:柯玉乾(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