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大悟縣委書記余海群(右)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鴻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瓊瑤 通訊員 林繼兵 何永照
一張紅色旅游資源分布圖,一張綠色生態茶園圖,一張古香古色的鄂北民居圖,還有一架小型風電模型。
11月20日,大悟縣委書記余海群帶著展品,來到湖北日報5G演播室。
“紅色、綠色、古色是大悟的底色,如今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在紅色熱土、中原突圍地鋪就了新的色彩。”余海群一臉自豪。
“美好”二字有著特殊含義
大悟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十大將軍縣之一。革命戰爭年代,大悟人民歷盡艱險,飽受磨難,為中華民族解放和新中國成立付出了重大犧牲、作出了巨大貢獻。
“正因如此,大悟人民對美好生活更加向往、尤為珍惜。”余海群坦言。
頭頂“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多年,大悟去年終于歷史性告別了貧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大悟將“美好”作為新的奮斗目標。
剛剛召開的大悟縣第十五次黨代會,旗幟鮮明地提出了“三個美好”的愿景:我們置身于一個美好的時代,要奮力建設美好的大悟,給64萬大悟人民創造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自己來創造。”余海群說,當年,中原突圍戰役發生在大悟縣,鑄就了具有鮮明特征的中原突圍精神,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必須弘揚中原突圍精神,以“闖”的魄力,“搶”的意識,“拼”的勁頭,加快建設現代化新大悟。
新能源“風”生水起
大悟風光自然天成,水能、太陽能、風能等資源富集,尤其是光能資源豐富,年輻射量每平方米達1317千瓦,是湖北省太陽能輻射一類地區。
“利用好大自然的饋贈,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產業、生態產業,把綠水青山打造成高質量發展的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余海群思路清晰。
作為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范縣,近年來,大悟有序開發以風能、太陽能為主的綠色能源,建成五岳山、江家山、仙居頂等風電場15個,建成集中式光伏電站3座和一批村級光伏電站,新能源總裝機規模達到10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5億千瓦時,年產值達10億元以上,大悟被譽為“華中風電之都”。
“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大背景下,綠色化、低碳化將成為生產方式轉變、經濟發展轉型的主旋律。”余海群說。
11月10日,大悟與能源水利領域的領軍企業中國電建集團簽署協議,共同建設百萬千瓦級多能互補新能源基地,包含新能源、綠色建材、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科技信息等領域,項目總投資規模約200億元。該項目的簽約,標志著大悟新能源產業發展將進入“風光無限”、多能互補的“快車道”。
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環境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大悟將制定實施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協同控制溫室氣體與污染物排放;推廣清潔生產,支持建設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探索開展“零碳鄉村、零碳社區、零碳校園、零碳機關”“四個零碳”創建,推動低碳環保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邁入武漢“1小時通勤圈”
正在緊張施工的武大高速項目正式進入瀝青路面攤鋪新階段,明年通車后,大悟到武漢僅需1小時。
面對“武漢城市圈”帶來的重大機遇,余海群充滿期待:“深入研究吃透武漢市各類規劃、產業發展、營商環境等政策體系,找準切入點、結合點和發力點,下好融入武漢城市圈先手棋。”
產業鏈式承接,是做實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的關鍵。余海群介紹,大悟積極對接武漢“965”產業集群,招商引進一批以制造業為重點的大項目,填滿做實中國光谷·大悟科技園、大悟軍民融合產業園等園區,提檔升級大悟主導產業。搶抓山川協作工程黃陂結對支援大悟新機遇,加快兩地旅游一體化發展。
借力“同城化”,共享公共服務。余海群介紹,大悟將力爭再引進1至2所大學入駐縣科教產業園,依托武漢市優質醫療資源,爭取建立跨地區醫聯體。下一步將積極爭取與武漢市開展區鎮協作、部門協作,逐步推動跨地區政務服務融入融合。
灄水河為長江支流,發源于大悟縣新城鎮金嶺村,于武漢市的錢耿嶺注入長江。大悟與黃陂區兩地互相學習借鑒河流治理保護經驗,溝通建立上下游河流保護機制。
余海群介紹,除了治理河流,大悟還積極參與打造“一環兩屏”生態協作圈,大力發展康養度假、都市農業等產業,爭取武漢市將大悟列入武漢城市圈生態補償機制試點,通過轉移支付、對口支援、生態項目共建等形式,推動大悟生態文明建設。
個性問答
善于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能力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瓊瑤
主持人:您是我省派往滬浙跟班學習的首批干部之一,聽說,您學習歸來時帶了一箱子“寶貝”,能與大家分享一下嗎?
余海群:所謂的“寶貝”,其實是一箱子資料。包括“五水共治”、葡萄產業發展、民宿經濟、發展村集體經濟、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數字化改革、城鄉規劃建設、工業用地有機更新、垃圾分類、優化營商環境、目標考核評價體系等文件材料。
置身浙江,深入浦江,時間雖短、收獲很大,他們的很多經驗做法是可復制、可借鑒的,我們要善于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能力。首先借鑒浦江打造小微產業園的經驗,在大悟建設現代小微產業園,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破解中小企業發展用地難題。其次是,實施新鄉賢計劃助力鄉村振興。目前,我們制定了《關于實施新鄉賢培育計劃的十條舉措》,建立系列工作機制,支持引導新鄉賢助力發展實體經濟、鞏固脫貧成果,讓新鄉賢成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新大悟的重要力量。
民生福利
每年建設一座城市公園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瓊瑤
主持人:有市民反映,城區可供休憩游玩的場所太少,能否在將來得到解決?
余海群:大悟是國家級貧困縣,前期更多的是將財力優先保障脫貧攻堅,導致改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力度不夠大,不能很好地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縣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每年建設一座城市公園”,2022年2月,我們將啟動建設大悟縣泉水寨森林綜合公園建設,設計“一心一帶五片區”的總體空間結構:“一心”為入口門戶中心,設計入口廣場宣傳展示泉水寨森林綜合公園整體形象;“一帶”為南北向串聯各功能區的休閑游憩帶;“五片區”為公園門戶區、田園風情區、山林養生區、文化運動區、山林撫育區。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城市生態體系、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