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博
通訊員 葛虹菲 陳鵬
湖北人福物流中心內景
“滴……滴……滴”昨日,在位于光谷的湖北人福物流中心倉庫內,工作人員手中的掃碼槍傳出清脆的聲響,一寸見方的屏幕上閃現出每一盒藥品的名稱、規格等信息。
在物流中心另一側的指揮中心內,大屏幕上的數十條車輛軌跡如一道道閃電劃過武漢城市版圖。
近年,5G、云計算、AI、物聯網等新技術不斷涌現,物流行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人、車、貨、倉、店等要素,化身為一個個“數字音符”,如湖北人福物流中心一樣的智慧物流庫越來越多。
近期,許多醫院、藥房驚喜地發現,快遞“爆倉”、運送緩慢現象基本沒了,藥品運送效率不再受到“雙十一”快遞流的影響。“海量”快遞高速流通的背后,云平臺、云計算功不可沒。
機器人分揀、溫度實時預警
智慧化物流中心長這樣
“我們這一層樓藥品的品類有5000多種、數十萬盒,在智能化改造以前,主要依靠人工進行分揀。”湖北人福物流中心二層的物流庫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前在藥品分揀環節,只能靠一個個揀貨員拿著貨品清單在5000多種藥品內逐一尋找,不但效率低,還容易出錯。智能分揀裝備使用后,快遞分揀效率大大提高。
湖北人福醫藥CIO張宇告訴記者,物流中心的智能化改造仍在持續升級中,不久的將來,AGV機器人就將在庫內來回穿梭,中心的智慧大腦可以在1秒內計算出數十個機器人的運行路徑,機器人在智能大腦的調度下,無論多忙碌,都不會撞車、打架,要是遇上“堵車”,它會自動重新規劃路線。
“藥品物流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安全。”張宇介紹,物流中心內,不少藥品需要低溫、避光保存,從物流中心發出的每一輛物流車,都安裝了溫控預警設備,保溫箱的溫度、濕度全程實時可監控。
海量數據一朵云
湖北人福物流中心內景
類似場景,近年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內物流行業。物流庫智慧化升級后,數以千萬計的海量數據如何儲存、保護?上云用云成了行業共同的選擇。
去年11月,在物流中心智慧化升級不斷深入推進之時,湖北人福與華為云簽署合作協議,將傳統的機房搬到云上。
“今年是我們物流中心投用的第六年,機房也正好到了要更新換代的時候。”湖北人福信息中心副經理陳斌說,對比市場上的各類解決方案,最終選擇上云并選擇華為云主要有三點原因:
一是傳統數據庫無法實現彈性擴展,物流中心的智慧化項目不斷上馬,對數據庫容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使用傳統機房,一旦要進行擴容升級,就必須停機十余個小時乃至一天。
二是最大程度避免了安全隱患。近年,在各類極端天氣下,國內外各類機房電流傷害事故、雷電事故、火災和爆炸時有發生,線路、設備老化后還易造成機房“宕機”。此外,各單位還需投入大量人力和資金建設“防火墻”避免病毒入侵。數據庫上云后,無需購買和安裝任何軟硬件,華為云還能提供全套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完善的安全管控機制和審計追蹤,高可用的異地容災環境,定期備份恢復和回收站功能等能力,免予黑客勒索,杜絕數據丟失風險。
從長遠看,用云也更加經濟實惠。機房使用5年左右就需要進行一次改造升級,為了維護機房的安全,還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防塵、防水和空調設備。“以前我們需要有一到兩個專人負責維護機房,現在就不需要了,一年下來也能省去一二十萬。”陳斌說。
現如今,湖北人福物流中心數以萬計的貨、人、車、庫等信息要素都由傳統機房遷入了華為云。華為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物流中心每日有數百萬條數據走到云上,未來還會越來越多。
他們都選擇了華為云
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庫
11月23日,位于光谷生物城的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庫正式投用。樣本庫一期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可實現1500萬份樣本保藏能力。
據介紹,人類遺傳資源庫聚焦人類遺傳資源保藏利用、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和數據共享,涉及大量樣本的保藏、管理、備份以及安全保障工作,需要建設強大的數據存儲及管理平臺,華為云成了他們的最終選擇。
在武漢市江夏區,政府相關部門從2020年開始,每年拿出專項資金,對符合要求的上云企業進行項目補貼,共執行3個年度。今年,共有5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使用華為云。
華為云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提供高效、安全、穩定的儲存空間的同時,華為云還能提供橫向融合云計算、AI、大數據、聯接等技術的云平臺,縱向打通生產、部署、消費、運營全環節的使能平臺,不僅助力企業客戶加快業務創新速度,還能共同挖掘數據背后潛在業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