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王榮海
11月25日,武漢市政府官網公布《進一步推進大健康和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政策措施》。新政拿出真金白銀鼓勵大健康和生物技術產品研發。企業自主研發生物醫藥創新產品,每年最高可拿到1億元資金支持。
自主研發新藥單個企業每年最高可獲1億元支持
武漢市提出,引進培育頭部企業。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藥流通、生物農業、健康服務等領域,以市場為導向,開展強鏈補鏈、精準招商,每年引進培育2—3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頭部企業,在政策上給予全方位、個性化、清單式支持。
對企業自主研發的生物醫藥創新產品,按照項目進展情況給予資金支持,單個企業每年累計最高不超過1億元。
政策明確,1類生物制品、1類化學藥和中藥創新藥,按照單個產品研發費用的40%給予資金支持,獲得臨床試驗批件的最高給予1000萬元資金支持,獲得注冊批件的最高給予3000萬元資金支持。2類生物制品、2類化學藥和中藥改良型新藥,按照單個產品研發費用的20%給予資金支持,獲得臨床批件的最高給予500萬元資金支持,獲得注冊批件的最高給予1000萬元資金支持。3類生物制品、3類化學藥和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獲得注冊批件的,按照單個產品研發費用的10%給予資金支持,最高給予500萬元資金支持。
健康食品研發單個企業每年最高可獲500萬元資金支持
武漢提出推動醫療器械提檔升級。對獲得二、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的產品(不含二類診斷試劑及設備零部件),按照前期研發費用的20%、25%分別給予資金支持,單個產品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1000萬元資金支持。
推動健康食品提質升級。加快健康食品研發,對獲得國家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批件的,每項給予最高100萬元資金支持,單個企業每年支持資金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每年投5000萬支持企業高校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
武漢支持產業創新能力提升。設立產業創新能力專項,每年投入5000萬元支持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重大技術成果產業化和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建設。對新獲批建設的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按照現行政策予以支持;對新獲批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平臺,給予一次性250萬元資金支持。
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鼓勵制造業企業實施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對改造期內(最長不超過2年)不高于其生產性設備投資以及研發投入總額的8%給予資金支持,單項支持資金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鼓勵企業并購重組
武漢鼓勵企業并購重組。積極支持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做大做強,對企業完成并購重組后次年銷售收入增量部分給予一定比例的資金支持,單個項目支持資金最高不超過300萬元。鼓勵各類機構通過證券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形式參與企業并購重組。
據悉,該政策措施適用于在武漢市進行注冊登記,并從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藥流通、生物農業、健康服務等領域的企業和機構,所支持的產品、技術等應當在武漢實現產業化,相關政策與武漢市其他同類政策重復的,按照“從優、就高、不重復”的原則執行。本政策涉及的支持措施,由牽頭單位制定實施細則并組織實施;鼓勵簡化申報流程,支持具備條件的政策條款“免申即享”;所涉及的支持資金由區級財政統一兌付,市、區兩級財政按照1∶1的比例結算。
該政策措施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