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視頻剪輯 黃志剛
通訊員 胡斌 羅娟
“用電服務的神經末梢延伸到鄉村的每家每戶。”11月24日,國網石首市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該市桃花山鎮正在湖北全省范圍內首先探索應用一流配電網,173個臺區智能融合設備已全部投運,6條中壓線路配電自動化已全覆蓋。
國網石首市供電公司桃花供電所電力工人在安置小區檢修設備(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攝)
桃花山鎮因緊鄰桃花山,地形除了廣袤的平原,還有起伏連綿的山地。目前,國網石首市供電公司桃花供電所日常維護的公變有173個、專變26個,日常工作主要受理高、低壓業擴報裝、用電變更、光伏及充電樁業務、電費收繳。同時,全所17名職工還要負責轄區高低壓線路維護、清障以及故障搶修,為全鎮1.05萬個用戶提供供電服務。
國網石首市供電公司桃花供電所電力工人在監測風電設備運行情況(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攝)
目前,該所轄區35KV及以上屬地化管理的線路有5.47千米,10KV線路有120.48千米,0.4KV及以下線路462.26千米,這些連接千家萬戶的輸電線路遍布該鎮的平原、山區,是老百姓用電的“大動脈”。
國網石首市供電公司桃花供電所電力工人在石首白鱀豚保護基地檢修線路(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攝)
按照傳統的維護模式,該所電力工人需要穿山越嶺,對電力設施設備進行人工巡檢。“在雨季,大風降雨天氣過后,許多線路可能接觸樹枝,造成故障。”桃花供電所負責人說,人工排查故障費時、費力,還無法快速、精準地識別故障點位。
國網石首市供電公司桃花供電所電力工人在石首白鱀豚保護基地檢修線路(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攝)
按照湖北省一流配電網試點要求,國網石首市供電公司已在該鎮173個臺區安裝智能融合設備,并實現了6條中壓線路配電自動化。極目新聞記者在桃花山鎮一個鄉村的集中安置點看到,與傳統的臺區相比,該臺區變壓器上方安裝有監測設備溫度和兼具監控功能的攝像頭。同時,臺區還加裝了“智能盒”,小區的用電負荷、電壓情況、故障信息等通過智能設備及時監測,并回傳至供電所的指揮中心。
據悉,這些智能設備的應用能夠實現對低壓配網進行實時監控,并對配網異常情況主動告警,使所有臺區實現網絡化運行,提升配電網的負載能力,同時還能做到對配電網運行情況的分析、預控,以便系統全面掌握客戶用電需求,提升群眾滿意度。
國網石首市供電公司桃花供電所電力工人在監測風電設備運行情況 (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攝)
“出現用電故障,指揮中心的系統就會自動報警,電力搶修人員可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精準定位和故障處置。”桃花供電所負責人說,作為全省兩個一流配電網試點之一,該所正在創建國網公司一流配電網的農村配電網格,通過配電網智能化的發展,將進一步提升用戶的獲得感。“這就讓我們的配網‘神經末梢’進一步延伸,更進一步滿足群眾的用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