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俊華
通訊員 李翰東 馬三惠
通訊員 謝陽 攝
小區里一家新開張的門面,還沒來得及營業就被叫停,得知真相的居民連聲叫好;一位老人的贍養矛盾,不用上法庭,社區里就調解妥當……兩年多來,湖北宜昌市公安局平湖分局試行的“警繡哨”工作站,民警扎進社區,警情不出小區,轄區內的110警情降低了60%以上。
11月24日,極目新聞記者走進宜昌市西陵區錦繡社區,在社區服務中心內,排在第一個檔口就是“警繡哨”,樵湖派出所副所長張繼東正在哨點與社區專干翻看當天的巡訪記錄本。
張繼東告訴記者,“警繡哨”是2019年7月掛牌的。當時按照全市黨員民警“雙報到、雙報告”要求,派出所第一時間派出黨員民警進到錦繡社區建立“警繡哨”工作站,街道工委直接任命社區民警為社區兼職副書記,全面參與社區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民警成了社區的副書記,職責范圍就擴大了。以前只負責警情,現在是社區的大小事情都必須參與了。”張繼東說,哨點民警日常要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疫情防控、社區建設、服務民生、矛盾化解等工作。
錦繡社區黨委副書記王漢宜認為,“警繡哨”的設立讓社區工作如虎添翼,她如數家珍地講了幾件小事。
去年,轄區錦繡天下小區內,時常有居民高空拋物的現象。按理說,高空拋物沒造成后果的情況下,是夠不成警情的。但如果不能有效制止,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張繼東身為社區副書記,了解到這個情況,協同社區對26棟居民樓安裝了監控探頭,并將視頻信號并入到公安系統內。然后以此為震懾,向居民宣傳高空拋物的后果和危害。經過這個措施,高空拋物的現象就被杜絕了。
今年4月,轄區內一位90多歲的老人,因為財產分配引發的矛盾,三個女兒都不愿意贍養,被拒之門外。三個女兒分散在各地,社區工作人員根本沒辦法召集調解。又是“警繡哨”,通過民警跨區協調,將三個女兒召集到一起,聯合街辦、司法所等機構,達成一個共同出資、送老人院贍養的協議,將這個“家務事骨頭”啃下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社區網格員在錦繡嘉苑走訪時,看到一個新開張的門面,公司營業執照上有“礦業”字樣。回到社區,網格員與張繼東聊起此事,大家都有點奇怪:小區里怎么會有“礦業”公司呢?張繼東與網格員前去了解詳情,發現這家公司的業務對象都是一些老人。經過認真詢問,發現該公司有非法集資的嫌疑。張斷東一邊傳喚公司負責人,一邊提醒老人們謹慎參與。
隔了一天,這家可疑的公司偃旗息鼓,關門大吉了。
錦繡社區黨委書記邱敏評價,“警繡哨”入駐社區后,加強了社區大黨委的力量,形成了一戰斗堡壘作用。全面參與社區工作、提前介入社區矛盾,對有風險苗頭的人、事等及時預判,做到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
民警承擔社區工作后,會不會影響本職工作呢?樵湖派出所所長趙智勇的感受是,與其坐在家里等警情,不如主動出擊去預防化解警情。趙智勇說,幾年前,樵湖所每天的110警情在20起左右,現在基本控制在8起以內。“‘警繡哨’讓居民的見警率高了,發警率自然會降低。”趙智勇認為這也是“楓橋經驗”中的精髓。
宜昌市公安局平湖分局政委謝莉介紹,分局以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和“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為抓手,堅持哨所前置、戰線前移,主動在錦繡社區建立“警繡哨”工作站,取得了很明顯的成效。下一步,分局將嘗試將哨點推廣到更多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