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陳泉 見習記者何婧 通訊員劉晶晶、曾建、黃璜)“一城漢陽人 半城志愿者”——11月26日晚7時,2021漢陽新時代志愿服務“紅馬甲”設計大賽T臺秀暨四新青年友好城項目啟動儀式在方島金茂智慧科學城舉行。30名來自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表演專業的年輕模特,身著80件創意十足、設計精美、實用性強的“紅馬甲”,生動演繹漢陽這座“志愿暖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以及全區上下人人爭當志愿者、人人禮遇志愿者的濃厚氛圍。
本次活動由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共青團武漢市委員會指導,中共漢陽區委、漢陽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漢陽區委宣傳部、荊楚網(湖北日報網)、四新街道黨工委承辦,方島金茂智慧科學城、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協辦。
近年來,漢陽區不斷健全志愿服務體系,推進“志愿服務專業化、專業服務志愿化”,加快打造“志愿服務之城”。截至目前,漢陽全區注冊志愿者47.2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56.3%,注冊志愿團體449個,發布志愿服務項目9645個,33.83萬人參與志愿服務,累計志愿服務時長213萬小時。志愿服務數量、占比及活躍度,均位列武漢市第一。
為進一步凸顯形象標識,提升漢陽區志愿者的整體風貌,更好展現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助力打造“志愿服務之城”。今年3月,漢陽區啟動了新時代志愿服務“紅馬甲”設計大賽。大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共收到參賽作品500余件,通過網絡投票和專家、志愿者代表、市民代表集中評選,最終40件作品分獲得最佳創意、最佳設計、最具實用性和網絡最佳人氣獎。
“我的設計靈感源于唐代詩人崔顥寫下的‘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最佳設計獎獲獎代表王紫艷來自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她表示,“漢陽樹冠蓋如云,枝葉婆娑,樹形優美,給人以美的感受。同時,銀杏樹象征著堅韌和沉著,代表著永恒的熱愛,或者說是一生的守候。志愿者猶如銀杏樹一般,有著堅忍不拔的奉獻精神。”
“這些作品中,有一些不僅能滿足我們在不同志愿服務領域或場景下使用的需求,而且相比傳統‘紅馬甲’更顯時尚。”參加活動的漢陽志愿者代表張春磊表示,許多作品在兼顧實用性的同時,在設計上還融入了知音文化、漢陽樹、鸚鵡洲長江大橋等漢陽元素。“這個創意讓人眼前一亮,能更好地凸顯形象標識,提升漢陽區志愿者的整體風貌。”
“開展志愿服務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所以‘紅馬甲’也應該美美噠。”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的參賽者杜玥獲“最佳創意獎”,她打破“紅馬甲”常規樣式,用工裝設計出“重構”紅馬甲,這些馬甲可在開展志愿服務時使用,也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作為時裝穿著。她的作品在當晚T臺展示環節,也迎來了現場無數閃光燈的“關愛”。
志愿服務的群體中從來不缺乏年輕的身影。儀式上,一處宣傳青年、教育青年、關心青年、服務青年的“漢陽新時代文明實踐青年服務站”在活動舉辦地方島金茂智慧科學城正式揭牌。該服務站主體力量是青年,主要活動方式是志愿服務。方島金茂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方島金茂將充分發揮項目全維生活配套的優勢,積極引導廣大漢陽青年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做新思想的傳播者、踐行者,做新風尚的示范者、引領者,做新時代的參與者、建設者,做志愿服務的組織者、推動者,助力漢陽加快“志愿服務之城”建設,打造宜居宜業新漢陽。
打造“雙創”未來生活圈,建設四新青年友好城。當晚,作為武漢新區的核心啟動區和中軸脊梁的四新街道,正式啟動四新青年友好城項目。該項目緊扣漢陽區“1+6”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布局,以助力青年社交、支持青年落戶、構建青年創業體系、鼓勵青年公益為為特色,把四新建成集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雙創樓宇示范區、健康優質生活區為一體的智慧宜居大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