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韓曉玲、通訊員蔣朝常)11月25日,作為湖北洪山實驗室重大項目,“稻-鴨-蝦”三不一精準技術與效益研究及產業化項目在華中農業大學啟動。多家單位將攜手攻關,整合“蝦稻連作”和“稻鴨共作”兩種模式,嘗試構建“稻-鴨-蝦”新的雙水雙綠種養體系。
該項目以“稻-鴨-蝦”種養體系為模式,以華墨香水稻品種為核心,開展“稻-鴨-蝦”最優體系和模式研究,分別解析小龍蝦和鴨在該體系中的生態功能和綠色養殖技術,闡明系統能量流動與養分平衡及碳庫變化,計算該模式的能量產出、營養產出和經濟產出,評估“水、土、氣”變化,探討“稻-鴨-蝦”體系的可持續發展,形成雙水雙綠的“三不一精準”(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不用漁藥,精準餌料)技術體系。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省農科院、恩施州農科院、武漢市農科院等多家單位將共同合作。
項目首席專家、華中農業大學雙水雙綠研究院院長顧澤茂教授在項目啟動會上,介紹了該項目的研究背景、內容、目標、技術路線和經濟效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技術路線、研究邊界、課題重點、指標體系、模式創新、經濟效益等,進行了交流討論。
湖北洪山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說,實驗室邀請各個層面的研究者廣泛參與、形成合力,“合起伙來干大事”。實驗室不但要聚焦科學問題,還要聚焦產業問題、全產業鏈問題,進而聚焦品種資源、生物學基礎研究、綠色品種培育、綠色生產和營養健康。他表示,該項目要培育成“雙水雙綠”升級版。
據介紹,“雙水雙綠”就是充分利用稻田和水資源的優勢實行稻田種養,使“綠色水稻”和“綠色水產”協同發展,做大做強水稻、水產“雙水”產業,做優做特綠色稻米、綠色小龍蝦等“雙綠”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