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張燕
“成果拍出700萬,我們很滿意。湖北很重視創新。”11月29日,由湖北省科技廳、湖北省知識產權局主辦的“鄂來拍”湖北·漢襄宜重點科技成果拍賣交易會在漢舉行。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先進與應用化學合成研究院院長馬丁·班威爾團隊的成果“一種合成高純度蔗糖單酯的方法”經過6輪激烈競價,落地湖北轉化。該團隊成果轉化相關負責人孫強說,看好湖北科技創新生態、產業發展。
馬丁·班威爾憑借多年來在中國化學領域的教學研究與行業應用上做出的突出貢獻,被授中國政府友誼獎。2020年,馬丁·班威爾牽頭成立武漢臻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此次競拍成果“一種合成高純度蔗糖單酯的方法”率先實現單酯含量>90%的蔗糖酯的大規模制備。“湖北科技創新生態非常好,我們也考慮過去其它地方,但湖北省科技廳、湖北技術交易所的工作人員帶我們看了很多湖北企業,我們決定讓成果在湖北落地生根。”馬丁·班威爾團隊成果轉化相關負責人、武漢臻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強介紹,這是該團隊在武漢落地轉化的第一項成果,目前還有抗癌藥等多項成果正與湖北企業洽談。
會上,另有來自武漢理工大學、襄陽華中科技大學先進制造工程研究院、武漢市農科院等高校院所和企業的5項成果競拍成功。“如果沒有參加這次競拍,我們的成果得多花5年時間轉化。”武漢市農科院的“5個鄂蓮系列品種”以420萬元起拍,經過幾輪競價,最終以850萬元的成交價成交,成為當場標王。高級農藝師李峰介紹,這5個鄂蓮品種有的脆,適合炒菜;有的粉,適合煨湯;有的涼拌、炒菜、煨湯都可以。它們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產量高,但如果僅僅靠科研人員很難推廣,今天的拍賣讓它們在湖北企業轉化,相信很快會鋪開種植。
“鄂來拍”是湖北省專利技術成果的公開競價交易活動。為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交易中的協議定價機制,解決創新成果轉移對接過程中存在的科技成果定價機制不健全、時間長等問題,湖北技術交易所在活動前期發布公告,為交易會的拍賣標的做了大量調查和研究工作,經形式審查、聯合相關行業領域專家組織盡職調查等環節,對存在多家合適應標單位的標的在交易會現場進行公開議價。本次拍賣交易完成后,湖北技術交易所將協同原技術持有人,繼續為買家提供服務支持。
湖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章新平介紹,今年來,省科技廳緊緊圍繞“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貫徹新理念,立足新征程,按照“四個面向”的要求,統一謀劃,科學部署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實現“十四五”的良好開局。截至目前,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已達190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達36%,全省各創新平臺建設也效果顯著。
章新平說,“鄂來拍”活動通過公開拍賣方式,以市場化手段將深藏于科技成果內部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挖掘出來,是我省落實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試點的具體實踐。希望通過這種形式,搭建起我省科技成果轉化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新生態橋梁”,加快湖北·漢襄宜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充分激活我省技術、人才和資本等科技創新要素的市場活力,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和高校院所的生力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