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濤 通訊員溫紅蕾 黃潔瑩)39歲的河南三胎媽媽劉女士在孕晚期查出了兇險性前置胎盤,命懸一線。她再三考慮,撥打了武漢市急救中心街道口孕產婦專科急救站的電話,通過高鐵+救護車,順利跨省來漢保宮產子。
39歲三胎高危孕媽跨省來漢
11月中旬,家住河南焦作的劉女士在孕28周時出血,在當地醫院檢查發現兇險性前置胎盤和胎盤植入可能,孕晚期或者生產時,將面臨大出血的風險,甚至危及母兒生命,建議轉往鄭州的大醫院待產分娩。
劉女士是湖北人,她考慮再三,決定回家鄉分娩。11月22日,她撥通了武漢市急救中心街道口孕產婦專科急救站的電話,向急救站負責人、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成人ICU李運祥醫生表達了去該院分娩救治的意愿。
接到湖北老鄉的求助后,成人ICU主任甘泉與產科專家共同評估劉女士的妊娠狀態和轉運條件。焦作距離武漢有600多公里,而且劉女士之前曾有出血的情況,該如何將她安全轉運到醫院?甘泉和120急救轉運的同事制定了多套方案,最終確定了高鐵+救護車的轉運模式,路途平穩,時間較短。
在當地醫院住院期間,劉女士已有8天未出現出血現象,經兩個醫院產科專家的共同評估,在48小時內出血的可能性較小,病情穩定,可以實施轉運。23日下午,劉女士在家屬的陪伴下,乘坐高鐵前往武漢,行程期間,街道口孕產婦專科急救站的工作人員一直與她保持聯系,隨時掌握她的身體狀況。三小時后,劉女士到達武漢,在120工作人員的協助下,乘坐救護車順利到達湖北省婦幼保健院。
多學科專家上陣“保宮產子”
入院后,醫生在超聲和磁共振檢查中發現劉女士的病情比預想的還要嚴重。“她是個‘三前’孕婦。”產科首席顧問肖梅主任介紹,前次剖宮產、前置胎盤、胎盤附著于子宮前壁,劉女士的胎盤像塊石頭堵在了子宮的出口,而且穿透子宮,向膀胱生長。
11月29日,產科醫生監測到劉女士羊水過少,再妊娠下去,胎兒會有窒息風險。考慮到劉女士即將孕滿32周,胎兒生長較好,肖梅主任決定盡快對她實施剖宮產手術。隨后,醫院啟動了產科、醫學影像科、麻醉科、婦科、檢驗科、外科、超聲診斷科、新生兒科等多學科會診,共同商定手術方案。
30日上午,按照預定方案,醫學影像科副主任蘭為順給孕婦腹主動脈置入球囊,安上了臨時“開關”。隨后,肖梅主任和杜樹國主任行剖宮產術,他們打開產婦腹腔時看到胎盤血管像樹根一樣,附著于子宮瘢痕上,“根系”穿透了子宮肌壁,鉆進了膀胱,兩者緊緊連在一起,布滿了粗細不等的怒張血管。
肖主任穩準輕快地取出胎兒,是一個健康的男寶寶。待寶寶取出后,介入醫生先關掉“開關”暫時阻斷盆腔供血循環,由婦科II高晗主任及肖梅主任繼續完成剝離胎盤及縫合止血手術。因為產婦的胎盤植入情況非常嚴重,為了給她保留子宮,兩位專家耐心細致地一點點將胎盤從子宮和膀胱剝離。術中還采用了自體血回輸技術,不僅為產婦節省了費用,而且安全高效。
“胎盤穿透了子宮壁,把相鄰的膀胱也黏上了,這是兇險性胎盤植入中情況最危重的一種。這類產婦的胎盤無法在分娩中自行剝離,而人工剝離的話,會損傷子宮肌層甚至膀胱,縫合止血中稍有不慎,也會損傷周圍器官。如果沒有腹主動脈球囊置入的技術,沒有婦科專家協助下推膀胱,折疊縫合止血,這類手術切除子宮的可能性極大。”肖梅主任介紹。
術后,劉女士轉入成人ICU進行下一步治療,寶寶送往新生兒科救治,目前母嬰身體狀態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