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陳泉 通訊員張航)12月3日上午,在第36個"國際志愿者日"來臨之際,2021年漢陽區國際志愿者日主題活動暨漢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展示活動在漢陽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拉開帷幕,來自全區11個街道的文明實踐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及社區志愿服務組織代表共聚一堂,展現"志愿服務之城"的精氣神。
"走在漢陽區,‘一城漢陽人 半城志愿者’公益宣傳語隨處可見;活躍在街頭巷尾的‘紅馬甲’,成為詮釋這座志愿服務之城最好的注腳。"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盧紅濤在致辭中說道,"漢陽區將繼續健全志愿服務體系,推進志愿服務專業化,專業服務志愿化,鼓勵更多漢陽人積極地、規范地參與到志愿服務中"。
為展現漢陽區社區志愿服務組織風采,由區民政局牽頭、武漢恩派社會創新發展中心實施,組織開展全區案例征集、遴選、采編等,最終優選了33個案例入選《2021漢陽區優秀志愿服務組織案例集》。活動現場,由區委宣傳部、團區委和區民政局相關領導為33個社區志愿服務組織代表辦法紀念證書。
"姻緣一線牽,我們為所有有需要的單身男女創造條件,為你們提供不一樣的相親體驗。"江堤街道老關社區"牽手緣"義工紅娘志愿服務隊代表姚力、代元平用真情實感,講述了服務隊在社區姻緣牽線的甜蜜故事。推進國際化社區建設進程中,四新街道瀾菲溪岸社區"文明我先行"文明宣傳倡導志愿服務隊積極聯絡國際友人,開展中外文化交流志愿服務,團隊代表瞿彩琴熱情洋溢地分享說:"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國際化促進現代化建設,依托各志愿服務隊伍,策劃實施居民樂于參與的品牌活動,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展示中國文化魅力,吸收異國風采。"
漢陽區青年志愿者協會雖是一支"年輕"的團隊,卻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戰斗力,協會秘書長、省交投團委副書記趙欣以"青春在戰‘疫’,抗洪中綻放"為主題,分享了協會赴河南參加抗洪搶險志愿服務經歷,詮釋了協會的使命——"聚青年之榮光,散愛心之星火",號召更多青年志愿者一同砥礪前行。
活動最后,北京惠澤人公益發展中心的培訓總監胡洋為全區志愿服務實踐者進行有關于"如何激發社區志愿服務組織的活力"主題授課,在澄清志愿服務的基礎知識后,通過豐富的案例梳理了志愿服務組織培育、發展、功能發揮的路徑,并以解決某小區"停車難"問題為例,再現了專業社工助力社區志愿服務組織培育與激活的作用。
2020年,漢陽區著力推進"一城漢陽人,半城志愿者"建設目標,"黨建紅"引領"志愿紅",文明實踐與社會工作雙平臺發力,不斷提升志愿服務"暖實力"。截至目前,全區實名注冊志愿者達到47.2萬名,注冊志愿服務隊1152支,發布志愿服務項目9801個,項目總時長215萬小時。
本次活動由中共漢陽區委宣傳部、共青團漢陽區委員會、漢陽區民政局主辦,漢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漢陽區志愿服務組織孵化基地)、漢陽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武漢恩派社會創新發展中心承辦,全區11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1個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協辦,大力宣傳和發展全區志愿服務,進一步激發全區志愿服務活動的活力,近日,全區將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和社會工作服務平臺,自行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踐行為民服務"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