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徐劍橋 劉琴 劉楒睿
視頻剪輯 殷悅 實習生 林梓
12月6日,極目新聞記者核實獲悉,電影《親愛的》原型、湖北監利老鄉孫海洋,成功找到自己被拐14年的兒子孫卓。一起被找到的,還有另外兩起兒童被拐案件的受害人。
2007年10月9日,在深圳市南山區白石洲城中村,孫卓被一名中年男子拐走。14年來,孫海洋耗盡家產,走遍中國,泣血尋子。
2014年,陳可辛以孫海洋為原型拍攝了電影《親愛的》,孫海洋的尋子故事讓全國網友落淚。
“我始終相信卓卓一定還活著。我一定要找到他!”十年前,孫海洋曾告訴記者。
14年后的今天,47歲的他得償所愿。在深圳市公安局的認親現場,孫海洋抱著已是弱冠之年的孫卓,嚎啕大哭,久久不愿分開。
灰暗2007:
懸賞20萬尋兒子
2007年10月9日,是孫海洋人生記憶中最灰暗的一天。
當天晚上8時許,孫海洋躺在自家包子鋪前的椅子上睡著沒一會,就被妻子搖醒了,兒子孫卓不見了!
孫卓,圓圓的臉,胖乎乎的,活潑愛笑。被拐走時,只有4歲。
孫海洋原本給兒子取名“孫正”,但家人覺得不好,他又改成“孫卓”,取“卓越”之意。對于15歲起就開始打工養家的孫海洋來說,兒子寄托著他的全部希望。
孫海洋老家在湖北省監利縣容城鎮。為了培養孫卓,到深圳闖天下后,他特意把包子鋪開在南山區沙河中心幼兒園附近。兒子不見的這天,是店鋪開張后的第6天。
他心急如焚地跑到派出所報案,并開始四處散發尋人啟事。5天后,終于在附近一家超市的監控錄像中發現了線索:一名40多歲的中年男子,在他店鋪門口用玩具將孫卓哄走。
“當他們一路走到超市門前時,卓卓不愿意再往前走了,那個男人又從包里掏出零食引誘,一直折騰了近50分鐘,才把孩子半哄半拖地弄走。”孫海洋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兒子的背影在監控錄像中消失時,上面顯示的時間,離他去派出所報案的時間僅相隔十分鐘。
孫卓失蹤的第二天,孫海洋68歲的母親帶著全家近十口人從監利老家趕到深圳,僅尋人啟事就印發了10萬份,一開始懸賞5萬,后來把老家的房子變賣,將賞金提高到10萬,最后又提高到20萬元,然而一無所獲。
從孩子丟失的第6天,孫海洋就取下自家的包子鋪招牌,找人專門訂做了一塊長3米、寬1米的廣告燈箱,上面寫著“懸賞20萬尋兒子”。
“孩子一天沒找到,招牌一天不倒。”他說,要讓兒子長大后知道,父母這么多年一直在找他。
在尋子過程中,孫海洋與來自湖北潛江的老鄉彭高峰意外結識。彭高峰的兒子彭文樂,2008年3月25日晚上7點在深圳光明新區公明街被人強行抱走。
兩人相攜尋子,給了彼此莫大的精神鼓勵。彭高峰學習孫海洋,也制作了一幅面積為20平方米的大廣告牌,掛在電話超市門前,廣告牌上寫上了“變賣家產懸賞10萬尋找兒子”字樣。
2008年5月1日,楚天都市報以《孩子神秘失蹤 兩家湖北人深圳開起尋子店》為題,在全國率先報道了他們的尋子故事。
希望2011:
“要像彭高峰一樣,寫下奇跡!”
2011年,是孫海洋看到希望、受到鼓勵,又倍感痛苦、失落的一年。
這年2月8日,借助于微博,彭高峰失蹤三年的兒子彭文樂,在江蘇邳州市被找到。
當時,這是“網絡打拐”行動中收獲的重要戰果,消息引發全國網友關注。
彭文樂返鄉認親的當天,兩邊鞭炮擺了一里路長,孫海洋夾在人群中,為患難與共的兄弟彭高峰找回兒子高興。
親眼見證了彭文樂回歸的喜悅,一度喪失信心的孫海洋,重新燃起希望。
他當時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我一定要找到他,也一定會找到他!我要像彭高峰一樣,寫下自己的尋子奇跡!”
然而,他的失落和痛苦,也來得猝不及防。
“為什么找到的不是我的兒子?卓卓什么時候才能找到?”孫海洋痛哭。
離開了尋回彭文樂的歡樂場,記者隨孫海洋回到了他位于監利縣容城縣的老家。
老鄉看到他后大驚:“幾年不見,你怎么老成了這個樣子?”孫海洋聞言黯然神傷,他說,兒子丟了,他再也挺不起腰桿。
孫海洋家中,一輛玩具摩托車已經蒙上厚厚的灰塵;孫卓曾經讀過的幼兒讀本,扉頁也已發黃,靜靜躺在書桌上。
“我的電腦24小時開機,想他時就不停地看他的照片。我的父母由于思念他,大病過幾場,我的妻子也瘦到只剩下45公斤。這種精神負擔壓在我們心頭,太過沉重了。”孫海洋嘆息。
多年尋子,孫海洋的臉上刻下深深的皺紋。他說,自己經常失眠,覺得每個晚上都很漫長,常常深夜外出,在小街小巷中漫無目的地亂走。每天早晨開門,他也總要東張西望一番,幻想人販子良心發現,將兒子送回來。
為尋找兒子,這個靠做包子辛苦賺錢的農村漢子,前后耗費了數十萬元,辛苦建起的4層樓房賣得也只剩最后一層。
孫海洋當年70歲的老母親蘇兆安,自孫子被拐后,老人家固執地一次次外出尋找。她說:“我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但只有出去找,才會有希望。”
老人家隨身背著一個棕色皮包,里面放的全都是尋找孫子的照片和廣告。她曾獨自到過全國很多地方。每她一個地方,就會一整天盯在幼兒園門口,把眼睛都看花了。
外出找孫子時,老人舍不得吃、舍不得住旅館,晚上就睡在馬路邊。這樣的遭遇,孫海洋也是后來從知情人口中才知道的。
圓夢2021:
他扯下兒子的口罩說“讓我看看”
時間走入了2021。
從33歲走入47歲,14年的尋子時光,對孫海洋來說,每一天都很漫長、疲憊,但他從沒有放棄希望。
多年尋子,孫海洋和眾多家長成立了“尋子聯盟”,建立QQ群和微信群共享線索,這幫助警方解救了多名被拐兒童。
他的手機號碼15920054088,自公布給外界,就再沒有換過。
《親愛的》上映時,他唯一的要求就在片尾加入自己的電話。
他的身上,有一沓或新或舊的名片,里面有媒體記者的、公安民警的、刑偵專家的、尋子聯盟負責人的……
“以前,我從未想過我的生活會和他們發生聯系。但現在因為尋找孫卓,他們都成了我的朋友。”孫海洋說。
他多年未變的習慣,是在微博上,記錄自己的尋子點滴。
“從這張人販子照片紙張的磨損程度推算,已經被我收藏14年了。它也真正經歷過2009年4月9日國家啟動的全國專項打拐行動,2021年團圓行動又已大半年。早前我對照片上的地址沙河派出所很熟,因為幾乎每天早晚我都要去求助去問一個結果。問查到一些線索了沒有?一位所長知道我找到了當時的目擊證人,在一家超市又找到了人販子監控錄像,他是后來告訴我說:如果我還能到找人販子姓什么叫什么就好找到了……我想找到一些新的方法來實現我找回孩子的夢想……”今年6月18日,他發文說。
“孫卓4歲被拐于2007年10月9日深圳市,今天是2021年10月9日,我來到案發地當年的包子鋪門前,房子都早已待拆遷,面目全非,我按照人販子當時走過的路線來回走了好幾遍,很陌生了,很迷茫了,已整整14年了,想想只能埋怨自己,來到深圳,最年輕的時光走在尋子路上追尋團圓的夢想……”2021年10月9日,他再次發文。
“2007年與孫卓一同在深圳市南山區被拐的符某濤已在山東尋回。在買家與當地警方的協助下,孩子戶口上改名為吳某某。符某濤對小時候被拐經過回憶得很清晰,知道自己曾經的名字。當年就被認定的同一伙人作案。”2021年11月11日,他發文@平安聊城,詢問是否還記得孫卓現在的戶口上改叫的什么名字。
他的這次發文,后來證實確實就是找回孫卓的關鍵線索之一。據公安部12月6日通報,受害人符某濤當年在居住小區玩耍時,被犯罪嫌疑人吳某龍拐走帶至山東聊城其二哥吳某玉家中撫養至今;孫某(也即孫卓)被吳某龍拐走后,經親戚介紹被送給聊城的國某立夫婦撫養。目前,吳某龍等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部門抓獲歸案。
12月6日上午,在深圳市公安局“團圓”行動認親活動現場,孫海洋接過警官遞過來的身份確認通知書,認真地看著紙上的每一個字。站在臺上,孫海洋和妻子眼眶發紅,孫海洋的雙手緊捏拳頭,妻子拉起了他的左手,兩人望著那扇門。
不一會,一個高約1.7米,戴著口罩、穿著黑色衣服的男孩將門緩緩打開,他就是孫卓。18歲的他,將目光聚焦到站在臺上的親生父母,小跑向前。
孫海洋敞開雙手,緊緊地地抱住眼前的親生兒子,隨后大聲痛哭,只聽見孫海洋不斷地說“讓我看看。”
孫海洋抱著兒子痛哭,妻子在一旁抹淚(認親現場直播截圖)
站在一旁的妻子,抱著父子二人,不時幫孫海洋擦拭眼淚。 再過不到一個月,孫卓就要滿18歲了。被親生父親抱在懷中,孫卓不斷地拍著孫海洋的后背,以示安慰。
孫海洋的手,緊緊地抓著孫卓后背的衣服不愿松開,當他準備看一眼懷中的兒子時,情緒再次失控。
最終,夫妻倆將兒子護在中間,孫海洋一邊小心翼翼地扯下兒子的口罩,一邊哭著說:“讓我看看。”
泣血尋子14年,孫海洋終究等來了他所愛之人——兒子孫卓。
認親現場(來源:公安部刑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