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獲悉,該校5個寢室的17名同學,已陸續收到保研錄取通知。全寢保研的宿舍究竟是什么樣子?全體保研有何秘籍?這五個“學霸”宿舍給出了答案。
426寢室的吳榕、孫綺雯、王智睿、陳玥從四個不同的學院轉專業到數學與統計學院,全員保研的她們,有著自己獨特的“轉專業保研秘笈”。孫綺雯喜歡“問問題”,周末也要抽空做拓展練習,即便是寒假也會騰出時間復習高等數學,自學線性代數,刷題并及時總結;陳玥認為“記筆記”很關鍵,專業課認真記筆記,反復看課本,多嘗試不同專業選修來擴展知識面,尋找感興趣的方向;王智睿表示“多練習”是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遇到問題了一定要搞懂,也要學會抓住每一個學習新知識和比賽鍛煉的機會;吳榕強調要“多看書”,充分消化書上的知識,難題便迎刃而解。在課下多和助教交流,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途徑。
702寢室的彭心茹、劉揚、朱美美和劉倩輝來自動力與機械學院。大學三年,她們獲得國家級獎勵9人次、省級獎勵9人次、校級獎勵9人次,四人累計獎學金126000元。“守望相助就是我們一起成功的秘籍!”談到寢室四人集體保研的“秘籍”時,劉揚如是說。盡管大家并不都來自同一專業,有時在具體課程上也沒法幫上太多忙,但更重要的是四個人身上都有一股勁,是想要一起努力學習、好好生活的勁。“我們總能從彼此身上感受到這股能量,在我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能夠相互拉上一把,然后加滿繼續前行的力量。”無論是遇到了困難挫折還是感到猶豫不決的時刻,她們總會陪伴在彼此身邊,相互鼓勵打氣,用“1+1+1+1>4”的默契擰成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
603寢室住著來自動力與機械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的王雨涵、盧文麗、張妍、陳儀。大學三年,她們收獲省級獎勵4人次、校級獎勵4人次,四人累計獎學金58000元,已有在審發明專利1項。從大一開始,603寢室就定下了打好基礎、爭取保研的共同目標。“宿舍里的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成績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也能一起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提升自己。”比起孤軍奮戰,她們更喜歡一起為夢想奮斗的齊心協力。盧文麗提到,每次考試前夕,舍友們都會一起相約去圖書館背書、相互出題考察知識點。而回到宿舍里的時候,成員們的相處模式又仿佛進入了“夸夸群”,在疲憊的時候相互打氣鼓勁,不斷增強彼此的信心,做舍友身后最堅實的后盾。
412寢室的白天爍、胡曉丹、黃煜萱來自動力與機械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大學三年收獲國家級獎勵4人次、省級獎勵1人次、校級獎勵8人次,累計獲獎學金26000元,一人以第二作者身份、發表SCI二區論文1篇。在胡曉丹看來,宿舍生活不僅不會與自主學習存在沖突,反而可以在二者間達成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平衡:“我們宿舍一般都在兩種模式中來回切換:安靜學習的模式和娛樂放松的模式。該放松時我們能夠在宿舍生活中得到充足的休息,該學習時我們也能以最高的效率完成作業。” 對于他們來說,和睦活潑的宿舍氛圍不僅讓個人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為他們全神貫注地投身于自己的學業營造了輕松的環境。
311寢室的張宗達、伊爍聞來自動力與機械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由于寢室另外兩位同學轉出至其他專業,剩下的兩位同學相互支持、彼此鼓勵。大學三年,他們收獲了院級文明寢室3次、省級獎勵1人次、累計獲獎學金14000元。在311宿舍里,一起堅持去圖書館、互相查漏補缺是他們復習時的常態,如果誰的學習狀態不佳,其他成員也會主動上前關心鼓勵。“每到考試月我們都會默契地開啟‘圖書館模式’,經常一連幾周都只能在晚上看見舍友。有時候還互相鼓勵對方戰勝困難,比如考試前拼著看誰最后回一個回到寢室,”伊爍聞談道,“一起在宿舍的時候,我們就會抓緊時間討論遇到的難題,分享總結的考點難點并相互考察。”
(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田佩雯 記者 文俊 通訊員 雷雅麟 祁航 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