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愛虎、通訊員李媛)兒時記憶中的石板街、古建筑、明清老街、戲臺、船碼頭……那些伴隨著你我長大而又越來越珍稀的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終于有了清晰的家底。
12月6日從省住建廳獲悉,荊楚大地共有武漢市、荊州市、襄陽市、隨州市、鐘祥市等5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鄂州市、荊門市、黃石市、黃岡市、當陽市、恩施市等6個省歷史文化名城,武漢江漢路及中山大道、襄陽市陳老巷、荊州市三義街—得勝街、隨州市安居老街等44處湖北省歷史文化街區,立興洋行漢口分行、李凡洛夫公館等1519處湖北省歷史建筑。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保護利用。2014年,省住建廳與省文旅廳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在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深入推進保護工作、全面提高保護質量等方面加強合作,并引導在合理保護的基礎上活化利用。今年,在國家印發《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后,兩廳正在擬定湖北省的實施意見。今年3月1日,省住建廳與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發布《湖北省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及歷史建筑確定標準》,從建筑年代、建設規模、價值特色、原狀保存程度等提出了明確要求;目前正在制定《湖北省歷史建筑測繪建檔規程》省級標準;下一步還將著手開展《湖北省歷史建筑保護修繕技術規程》的研究工作,為歷史建筑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44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中,武漢市有5處。據了解,該市結合江漢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島路片、曇華林片等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改造,結合漢口歷史風貌區保護和老舊小區改造,對50余處優秀歷史建筑進行了保護性修繕,并進行全方位的合理利用。惠羅公司舊址修繕后成為文創產業基地,翟雅各健身所修繕后成為翟雅閣博物館,怡和洋行住宅修繕后成為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陳列室,德國工部局巡捕房修繕后成為武漢警察博物館,基督教圣教書局修繕后成為青島路片歷史街區保護改造項目展示中心。在消除建筑結構安全隱患的同時,保留和恢復建筑的歷史風貌,依據保護圖則和功能定位,植入文創、文旅和文化傳播交流等新的使用功能,不斷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和文化宣傳影響力。
為解決投入資金不足難題,2015年,武漢市通過多種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優秀歷史建筑翟雅各健身所的保護工作。武漢市、區政府牽頭引入社會資金投資對其進行保護修繕,設計團隊在國外找到該建筑的原設計圖紙,并以此為設計依據進行修繕復原,采取邊修繕邊研究的方式,歷時兩年多,完成了整棟建筑的修繕和周邊環境的提升工程。目前,翟雅各健身所作為“翟雅閣博物館”和“城市設計平臺發布中心”,定期舉辦武漢設計雙年展活動,分享和交流該市文化創意設計成果。
歷史文化名城名單(11個)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武漢市、荊州市、襄陽市、隨州市、鐘祥市
省歷史文化名城:
鄂州市、荊門市、黃石市、黃岡市、當陽市、恩施市
湖北省歷史文化街區名單(44處)
1. 武漢江漢路及中山大道歷史文化街區
2.武漢市“八七”會址歷史文化街區
3.武漢市青島路歷史文化街區
4.武漢市一元路歷史文化街區
5.武漢市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
6.襄陽市陳老巷歷史文化街區
7.襄陽市東津十字街歷史文化街區
8.襄陽市太平店老街歷史文化街區
9.荊州市三義街—得勝街歷史文化街區
10.荊州市古城南門歷史文化街區
11.荊州市勝利街西段歷史文化街區
12.荊州市中山路—崇文街歷史文化街區
13.荊州市沙市洋碼頭歷史文化街區
14.隨州市草甸子街歷史文化街區
15.隨州市淅河老街歷史文化街區
16.隨州市安居老街歷史文化街區
17.鐘祥市縣門坡歷史文化街區
18.鐘祥市石牌古街歷史文化街區
19.黃石市華新水泥舊址歷史文化街區
20.黃石市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歷史文化街區
21.黃石市大冶鋼廠蘇式建筑群歷史文化街區
22.黃石市大冶有色辦公和生活區歷史文化街區
23.黃石市大冶鐵礦廠礦山二路宿舍歷史文化街區
24.黃石市大冶鐵礦廠光明里宿舍歷史文化街區
25.當陽市淯溪鎮下街歷史文化街區
26.當陽市河溶鎮沿河街歷史文化街區
27.荊門市民主街歷史文化街區
28.荊門市南門歷史文化街區
29、黃岡市東坡赤壁歷史文化街區
30.黃岡市文廟歷史文化街區
31.恩施市西后街歷史文化街區
32.恩施市城鄉街歷史文化街區
33.恩施市和平街歷史文化街區
34、宜昌市紅星路--二馬路歷史文化街區
35.宜昌市織布街歷史文化街區
36.枝江市董市老正街歷史文化街區
37.赤壁市蒲圻老街歷史文化街區
38.赤壁市蒲紡歷史文化街區(生活區)
39.赤壁市蒲紡歷史文化街區(辦公區)
40.應城市白布街歷史文化街區
41. 宜都市橋河歷史文化街區
42. 宜都市燕子巖歷史文化街區
43. 鄂州市古樓街歷史文化街區
44. 鄂州市沿江歷史文化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