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齊一璇、許文秀 通訊員王林楠)近日,武漢市東西湖區骨干校(園)長培養班校長講壇(中學組)在武漢市恒大城學校拉開帷幕,這也是東西湖區培養校(園)長專業素養的重要一步。自培養班啟動以來,該區以入校指導診斷、學校觀摩研討、跟崗學習、校長校園幫扶、校長講壇等多種方式,積極打造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的校長、園長隊伍,示范引領區域教育事業發展。
開班儀式:讓培養班成為專業發展的“加油站”
武漢市東西湖區骨干校(園)長培養班開班儀式合影。通訊員供圖
11月18日,2021年武漢市東西湖區骨干校(園)長培養班開班儀式在區教師進修學校舉行。區教育局副局長王丹,培養項目首席專家、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劉長海教授,學校診斷小組組長王莉督學出席了開班儀式,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陳先平主持儀式。
該區57名中小學、幼兒園骨干校(園)長參加此次培訓。儀式上,劉長海教授和王莉督學分別為大家解讀了《東西湖區骨干校(園)長培養計劃和實施方案》、入校指導及學校診斷內容。
王丹對培養班提出要求,他希望所有學員認清學習目的,化被動為主動,學有所悟、學有所獲、學以致用,努力提升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將先進教育理念融入個人管理實踐之中,讓培訓成為自己的“加油站”。
入校診斷:叩開高質量發展之門
11月23至26日,培養班進入中小學及幼兒園專家入校指導及診斷階段。專家分別進入22所東西湖區中小學、幼兒園,通過實地考察、聆聽報告、大課間觀摩、領導班子座談、教師訪談、家長訪談、學生訪談、聽評課等形式開展指導診斷工作。
在長源幼兒園,專家們一入園就被各式各樣的繪本、種植角和特色的自制游戲所吸引。從繪本故事延伸到植物角,園長董興艷向大家介紹發現生命、珍愛生命的“生命教育”理念。專家組對長源幼兒園“生命教育”的理念贊不絕口,同時寄予厚望,希望幼兒園找到自身的特色,尋找特色的落腳點,厘清特色與理念之間的關系;加強跟家長之間的密切溝通,把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傳播到家長中;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培養老師的自主性,引導老師自我評價反思,激發內因。
長源幼兒園。通訊員供圖
吳家山第四小學的“綠色”生態理念,以人為本,精心精細的“關愛”管理文化深入人心,“潤澤生命,啟迪智慧”的校園文化理念受到專家集體稱贊。專家們建議,針對現代化學生評價體系中“有愛、樂學、善思、會行”的目標,學校應將辦學理念與一訓三風兩目標之間邏輯關系清晰展現,貫穿到學校日常工作之中。
吳家山第四小學。通訊員供圖
吳家山第二中學立足學校文化傳統,秉持“求知至真,育德至善,篤行至美”的教育追求和“內著理性,外顯務實”的思路,制定了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穩步落實校園發展腳印。專家結合學校實際,建議打造智慧課堂,形成“一線二導三環節”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抓緊編印校本課程教材,排進課表,形成特色“課程”。
名校觀摩:比學趕超筑牢“亮點工程”
11月下旬,培養班開展了名校觀摩及研討活動。57位校(園)長分別前往中華路小學橡樹灣校區、紅領巾學校、萬家湖幼兒園等進行觀摩學習,觀摩校園環境、課程教學、聆聽校長匯報等,用比學趕超的方式互相借鑒,筑牢學校“亮點工程”。
紅領巾學校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總體要求,在設計方面突出生態和人文特色,力爭創造一流的校園學習和生活環境。合理布局的校園樓棟及園林氛圍的打造,讓學員們對綠色校園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
交流探討。通訊員供圖
在會議室,學員們聆聽了校長李艷梅《恪守本分,減負增效》的專題報告,學員們將“雙減”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與校長交流探討,共同研究,為推進政策落實尋覓良策。
跟崗學習:點亮骨干校長園長“修行”之路
經過前期專家入校(園)指導及學校診斷、學員入校觀摩研討之后,學員們開啟了跟崗學習之旅。
陽光下,“玉蘭精神,中華情懷”幾個字熠熠生輝。11月30日,培養班跟崗學員王桃香、李秋濤開啟了中華路小學橡樹灣校區的學習之旅,深入感受中華路小學“站在小中華,心系大中華,全面發展強中華”的辦學魅力。
中華路小學橡樹灣校區。通訊員供圖
走入校園,高大的玉蘭樹葳蕤婆娑,隨處可見“中華”元素,家國情懷。樓梯旁,欄桿上,大廳里……學生“愛中華,知中華,強中華”的作品豐富多彩。學員參觀了學校校史館,感受中華路小學74年來的辦學成果,探索中華路教育之魂。學員們走進六年級聆聽了數學課《百分數的意義》,參與了數學、語文、素質學科教研活動,以及班主任座談會、總務主任座談會、課程和教學座談會。跟崗內容詳實而豐富,讓學員們受益匪淺,撥云見日。
校長講壇:打造建設教育強區的“先鋒隊”
校長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和關鍵,是建設教育強區的先鋒隊、主力軍。為進一步激發校長隊伍學習、思考、研究的熱情,提升其學習能力、思考力、規劃力、執行力和宣講力,助力打造一流現代化教育強區,近日,圍繞學校文化建設、學校道德建設、學校課程建設、引領教師成長、資源開發管理、學校發展規劃等,培養班幼兒園組、小學組、中學組校長講壇同步開講。
中學組講壇采取錄播的方式,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肖建紅出席講壇。值得一提的是,講壇還采用了評分機制,校長報告結束后,專家和學員會采用100分制,共同給出評價。
校長講壇。通訊員供圖
此次專家團的成員分別是:武漢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督學程善慶;原武漢外校教學副校長王應生;華中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教育學博士,馬克思主義學院倫理學博士后孫銀光。講壇上,常青樹實驗學校三店校區廖功兵、東方紅中學馬秋林等依次發言作報告。
專家們現場點評表示,骨干校長需要“智勇雙全”,不斷吸取自我提升的學習力,學以致用的思考力,運籌帷幄、制定路徑的規劃力,創新推進、執著踐行的落實力,善于溝通、凝聚共識的宣講力,這是提升專業素養的關鍵。
校長講壇給予了更多優秀校長談教育、說理想的平臺,會有更多的骨干校長借力講壇破瓶頸、再提升。校長講壇將為東西湖區教育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激發巨大活力,注入無窮動力,更多的東西湖教育人會通過這個嶄新的學習形式,聚力成長、凝聚共識,使得東西湖區教育成為建成現代化教育強區的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