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胡體雄、楊丹)“兒童帶動家庭,家庭改變社區。”為不斷提升社區對兒童的關懷、愛護,構建良好的兒童友好環境。近日,武昌區白沙洲街道長江紫都社區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益居社”工作坊、武漢市青果志愿服務中心召開第二次社區兒童議事會。
社區召開兒童議事會。 通訊員供圖
“兒童友好型社區是指為所有年齡段的兒童創造安全的環境和空間條件,在這些環境中他們能夠自由地獲得休閑、學習、社會交往、心理發展和文化表達的機會。”在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為孩子們講解兒童友好型社區小知識,幫助孩子們更好的認知自身小小議事員的新角色。
工作人員為孩子們普及兒童友好型相關知識。 通訊員供圖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紅色故事讀書分享會”,引領孩子們了解和學習中國革命時期的人物故事與發展歷史,讓青少年們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隨后,孩子們以“小小議事員”的身份,圍繞“社區的現狀之我說”、“社區的主人之我能”以及“社區的未來之我想”表達自己對友好型社區的展望。
“我希望友好型社區中有適合我們玩耍的綠地、球場和游樂園,這樣不僅能交到朋友,還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彭佳欣(化名)小朋友說道。活動中,孩子們有的建議社區建立架空層活動場地,提供嬉戲玩耍的產所,有的建議社區建立兒童菜園,讓孩子能夠親近自然,孩子們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社區發展建言獻策。“讓孩子們參與社區的建設發展是非常新穎的方式,希望這樣的活動社區可以多多舉辦。”在場家長說道。
社區黨委書記陳麗娟介紹,為孩子們打造兒童友好的環境,需要從“硬件”到“軟件”都有所提升。兒童友好社區的營造不僅僅是空間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氛圍和服務的改變,所以兒童友好的目光不僅僅要聚焦于空間,更要關注制度、文化、服務等人為影響的方面。社區建立友好機制、提供友好服務、打造友好空間,多維營造,才能更全面的滿足兒童需求。
下一步,社區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牢記使命,立足本職。進一步從孩子的視角出發,以兒童參與、共建共享的原則,積極整合各方資源,豐富轄區青少年的課余文化生活。把對兒童的柔性關照滲透到社區基層治理的各個環節中,同時將人文關懷落實到孩子們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努力構建美好幸福的社區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