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博
通訊員 付江 宋明睿 鄧浩
12月9日上午,經過3日短暫團聚,36歲的張思源不舍地告別了生母田桂云,踏上了北歸旅程。
“兒啊!這么多年你知道我們找你找得有多苦嗎?”“你知道我做夢都在想你嗎?”3日前,在恩施州來鳳縣公安局院內,64歲的田桂云一把抱住了剛剛下車的張思源,母子二人放聲痛哭。這一刻,他們等待了33年。
3歲孩童不慎走失,父母接力尋親33年
1988年12月24日,家住來鳳縣大河鎮的田桂云和往常一樣去集市上賣衣服,丈夫彭永紅則帶著兒子彭珍在供銷社盤存貨物,兒子則一個人在庫房旁邊玩耍。彭永紅盤存結束后,3歲的彭珍已消失不見,從此杳無音信。
多年來,彭永紅夫妻二人和來鳳縣公安局一直沒有放棄尋找彭珍。2001年,彭永紅因病去世,尋找兒子的重任落在了田桂云一人身上,尋子之路也變得更加艱難。
2018年,長女彭琳帶著母親前往來鳳縣公安局采集了血樣,但一直沒有比對成功。2021年,來鳳公安縣局重新采集了田桂云和彭琳血樣,送到恩施州公安局檢驗入庫,并采集到彭珍小時候的一張照片上傳至“打拐”系統。
DNA技術助母子重逢
今年10月中旬,公安部“團圓”行動團隊通過人像和DNA單親初步篩查,發現北方某省的張思源與彭珍高度相似。因彭珍父親彭永紅是單獨由外地遷入的,已于2001年去世,出生地線索也已中斷,無法進行進一步確認,恩施州公安局刑偵支隊立即向湖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求援。
總隊DNA技術人員將田桂云和張思源血樣繼續加做常染色體,同時進行了X染色體和線粒體DNA檢驗,多項檢驗結果最終確認,張思源就是田桂云尋找33年的兒子彭珍。
鑒定結果出來后,來鳳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第一時間將結果反饋給田桂云和張思源二人,并主動籌劃操辦田桂云母子重逢認親。
經來鳳縣公安局安排,12月6日,張思源踏上了回家路。當日,在來鳳縣高速口,張思源見到了早早在此等候的來鳳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的民警譚蘭輝,這段時間一直是譚蘭輝負責和張思源聯絡,簡單的問候后,譚蘭輝駕車載著張思源前往來鳳縣公安局。
“來噠來噠!”當日上午10時許,等候的人群突然躁動起來,張思源兩步并作三步走下車來,與田桂云相擁而泣。失散33年的家人,終于相認團聚。
團圓后,母親田桂云和姐姐彭琳帶著彭珍回到老家大河鎮祭拜了父親。張思源告訴民警,以后過年過節,他都會回家看望母親和家人,他還想把孩子和妻子都帶到父親墳前磕個頭,讓他們認祖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