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王晶、通訊員竺佳怡、王儷穎)珠還合浦,歷劫重光。12月9日,“《永樂大典》的回歸和再造巡展”在湖北省圖書館開幕。3冊《永樂大典》嘉靖副本首次出京,亮相湖北省圖書館。
本次展覽遴選國家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湖北省博物館,以及湖北各重點古籍保護單位館藏54種文獻文物參展。與3冊嘉靖副本同時展出的還有明清刻本、鈔本等多部珍貴古籍。9日記者進入展區,即被沉浸式環幕“擁抱”,《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以動畫、數據等可視化形態撲面而來。展覽分為“大典猶看永樂傳”“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閱滄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顯”“珠還影歸惠學林”五個單元,應用多種新媒體手段,創造虛實結合、層次分明的沉浸式體驗。“名家帶你臨大典”觸屏游戲和“永樂版式”透明屏互動游戲,能讓觀眾體驗臺閣體書法,學習古籍版式知識;“筆墨紙硯”互動游戲和《永樂大典》知識互動游戲,則是通過問答互動的方式,讓觀眾感受到《永樂大典》的紙張之良和用墨之精,學習其中蘊含的中醫養生、書法、動植物等知識。此外,展廳觸摸屏提供《永樂大典》回歸圖表和《永樂大典》數據庫供觀眾查閱,不僅能夠查看《永樂大典》的高清彩色圖像,更可應用圖文對照、版式還原、全文數字檢索等功能。展覽現場還有古籍修復技藝展示,觀眾也可體驗古籍抄寫。
3冊《永樂大典》嘉靖副本位于展廳中央,50厘米高、30多厘米寬的大書,歷經600年依然朱墨燦然。參加大展開幕式的嘉賓專家久久流連在展柜前。著名作家、文史學家熊召政說,這次見到《永樂大典》,“如同見了一位欽慕已久的古人,那一份欣喜難以言表”。
《永樂大典》是編纂于明朝永樂年間的一部大型類書,全書計22877卷,凡例與目錄60卷,分裝11095冊,共約3.7億字。規模遠超前代所有類書。這部“序百王之傳,總歷代之典”的曠世宏編,“合古今而集大成”,匯集上至先秦,下訖明永樂年間的典籍七八千種,保存了大量明永樂以前的文學、藝術、史地、哲學、宗教,以及應用科學等方面的豐富資料。諸多佚文秘笈、典章制度賴其得以流傳后世。
《永樂大典》與湖北有著深厚的淵源。成長于湖廣安陸府(今鐘祥市)的明嘉靖皇帝,于嘉靖四十一年,下令重錄《永樂大典》。嘉靖副本極大地保護了大典傳續。目前大典正本下落成迷,傳世僅400多冊嘉靖副本。在重錄過程中,眾多能人賢士貢獻才智、施展才華,其中,副本分校官張居正,便是湖北江陵(今荊州市)人。大典中有關湖北歷史資料、地理狀況、風土人情、醫學科技、詩文騷賦的記載比比皆是。另有不少有關湖北的典籍雖已亡佚,卻因大典得以流傳。
本次巡展由國家圖書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湖北省圖書館、湖北省博物館承辦,湖北省16家圖書館或博物館聯合協辦。讀者可前往湖北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點擊菜單欄,進入永樂大典湖北巡展活動頁面進行預約。每天預約300人觀展,展期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