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京山市委書記張勇(右)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溪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 通訊員 余舟
從湖北省第一個“全國生態縣”,到亞洲賞鳥博覽會舉辦地、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游城市……一張張亮麗的名片,印證著京山“鄂中綠寶石”的美名。
11月29日,京山市委書記張勇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圍繞“生態立市、工業強市、旅游活市”三大戰略娓娓道來,描繪了京山加速邁向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沖刺全國百強縣的夢想。
湖北第一個“全國生態縣”
打開湖北省地圖,京山市的版圖形狀,猶如一顆鑲嵌在湖北中部的寶石,“鄂中綠寶石”的美譽廣為人知。
“京山的魅力在于山好、水好、生態好。”訪談一開場,張勇就用“三好”形容這座于2018年撤縣設市的城市。
光武中興,兆于綠林。這里,有西漢末年綠林英雄王匡、王鳳高舉義旗的名山——綠林山;神州第一古兵寨——綠林寨;中國“小九寨”——美人谷;有與綠林山風景區同為“4A”的太子山生態旅游區;還有“漂”名遠揚的鴛鴦溪等。
曼妙山水,萬類翔集。訪談現場,張勇特意展示了一張中華秋沙鴨的特寫照,這種鳥被稱為“鳥中大熊貓”,全球數量不足2000只,在京山棲息的就有幾百只。還有壽帶、鴛鴦等200多種珍稀鳥類在京山“安家”。京山連續10年舉辦觀鳥節,2013年榮膺“中國觀鳥之鄉”。2016年,京山成功舉辦第七屆亞洲賞鳥博覽會。
2016年,京山獲評湖北第一個“全國生態縣”,次年入選全省首批“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2020年躋身“中國天然氧吧”。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京山始終將生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一張藍圖繪到底。”張勇說,目前該市森林覆蓋率達45.13%,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0%以上。
魅力在生態,活力在旅游。該市把126個美麗鄉村打造成全域旅游景點,推出歷史文化游、鄉村體驗游、山水休閑游、養生運動游等多條主題線路,讓美麗鄉村變成城里人的度假村。去年,京山躋身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
張勇表示,京山將做大“旅游+”文章,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全國知名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
“國寶橋米”“網球之鄉”相得益彰
“京山橋米,香飄萬里。”這句廣為傳播的央視廣告詞,道出了京山橋米的美譽度。
好生態孕育好產品——“橋米長,三顆米來一寸長;橋米彎,三顆米來圍一圈;橋米香,三碗吃下賽沉香。”這首京山小調,唱出了京山橋米“顆粒細長、綿軟可口、噴香撲鼻”的特點。
史載,“京山橋米”是明嘉靖年間的貢米,如今通過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生產,飛入尋常百姓家。
張勇表示,目前京山橋米正邁向“雙百億”目標,即橋米產業集群產值過兩百億元、國寶橋米公司產值過百億元。
京山特產對節白蠟,人稱“植物活化石”“盆景之王”。孫橋鎮對節白蠟小鎮躋身2021年度湖北省特色小鎮。
“打網球,到京山!”網球已成為京山一張響亮的名片。今年9月,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網球決賽在京山舉行,這是全運會網球賽事首次在縣級城市舉辦。25個省區市代表隊、400多名運動員齊聚京山。湖北省網球學校在京山辦校,開“省校縣辦”之先河,已培養出4名國家少年網球預備隊員、6名全國青少年網球冠軍。今年9月,澳網、溫網大滿貫冠軍鄭潔出任該校名譽校長。
作為全國唯一的“中國網球特色城市”,目前京山擁有300多片網球場地,網球愛好者達10萬人,建成了國際網球賽事中心,溫泉新區網球特色小鎮躋身全國96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之一。
“輕工機械名城”吹響沖鋒號
京山連續17年位居全省縣域經濟第一方陣,2021年被省委確定為“百強沖刺”七個縣市之一,如何沖刺突破?
張勇表示,該市將實施“生態立市、工業強市、旅游活市”三大戰略,力爭到2025年GDP突破600億元,躋身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工業強市,離不開“一縣一品”“一業一品”支撐。早在2013年,京山就躋身“全國輕工機械制造基地”。如今,京山已培育23家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和行業“小巨人”。比如,上市公司京山輕機生產的紙制品包裝機械,在國內外市場的占有率達60%以上,小型倉儲搬運機械占全國市場份額三分之一。
“大家看這臺拖拉機,安裝了跟小轎車類似的無級變速箱,體型小、馬力大、操作舒適,這是京山三雷重工在國內農機生產上的首創。”張勇介紹,按“3個龍頭企業+38個配套企業+500個零部件產品”集群化格局,該市正打造全國最大的農機裝備制造園區。
“十三五”期間,京山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入選湖北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京山經開區入圍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圍繞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京山將聚力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農產品深加工、新型建材、文旅大健康五大主導產業,培育壯大輕工包裝機械、物流搬運設備、農機裝備、機電、新能源新材料、農產品深加工、綠色建材七大百億產業集群。著力培育5家以上“航母型”企業,精心培育50家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個性問答
堅決摒棄“一等二靠三落空”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 通訊員 余舟
主持人:京山如何讓干部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
張勇:我們將堅決摒棄“一等二靠三落空”的慵懶狀態,發揚“一想二干三成功”的作風。具體有三大舉措:一是堅持“三重”標準,突出“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導向,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二是開展“五大競賽”,在全市開展項目建設大比武、招商引資大排位、項目服務大考核、環境治理大晾曬、黨建品牌大評比“五大競賽”。三是倡導“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推行“說辦就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全力塑造“三到三辦”服務品牌。
民生福利
京山河變清了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 通訊員 余舟
主持人:請講一講眼下你比較關注的民生實事?
張勇:京山河是京山人的母親河,過去由于城市地下管網未實現雨污分流,存在“臟亂差”現象。我們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投資3.5億元綜合治理京山河,還投資近4億元,完成城市33公里的地下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如今的京山河,一河清水、綠樹成蔭,成了市民休閑娛樂好去處。我們將進一步加快“舊城改造、新區提能”,打造精致城市、靈秀城市。